自律神經失調來自大腦功能的失衡,讓身體長期處於警戒狀態,有可能來自其他疾病或是長期壓力環境。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方法,一般會以藥物協助控制功能失衡導致的不適,但治本仍須找出問題源頭,從改善生活型態做起!

目錄

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治療前你需要有的3點認知

在我們先前自律神經失調的文章中有介紹過,自律神經失調就像是一種心理的感冒。在討論具體怎麼治療之前,想讓大家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有更正確的認知。

 

自律神經失調會「痊癒」嗎?端看你怎麼看待它

就如同前一篇文章介紹過的,可以把自律神經失調想成是心理感冒。感冒會出現咳嗽、流鼻水,這些因為病毒感染產生的症狀,就像自律神經失調會有睡不好、胸悶、腸胃不適,這些身心不平衡、壓力過大、焦慮憂鬱而產生的身體症狀一樣。

就像感冒有機會治好,但不代表以後都不會再感冒。因此,以「痊癒」來說明自律神經失調可能不太精準。即便透過治療改善了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隨著環境、心理狀態的改變,症狀還是可能再次發生。

因此,「自律神經失調會維持多久?」「自律神經失調會自己好嗎?」「自律神經失調只能長期抗戰嗎?」這些問題,都需要回歸到個人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是否願意進一步探索是什麼心理因素造成自律神經的失衡,有意願甚至有條件,改變目前造成心理困擾的主要原因,或是轉化看待困擾的方式,幫助自己增加「心理免疫力」,讓下次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襲來時,受到影響的程度降低,或是較快度過症狀期。

 

自律神經失調,找到身體失衡源頭才治本

在探討自律神經失調的身體症狀前,我們必須要先接受自律神經失調背後的「心理因素」。

自律神經是連結生理與心理的管道,自律神經失調是身心狀況最後表現出來的結果,因此找到失衡的原因才是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根本。

首先,建議先求診專業身心科醫師,透過面談辨別你的症狀、紀錄你的生活型態、了解你的特質傾向,綜合評估自律神經失調發生的原因,並給予藥物治療、生活調整的建議,或是轉介進行心理諮商等。

現在透過PinMed線上安排看診,可以立即尋找附近的身心科診所及醫師,縮短等待看診的時間。

 

自律神經失調治療多久會好轉?原因複雜難有時間軸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可能發生在全身,每個人表現出來的症狀還都不太一樣,更重要的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主要困擾也都不相同。因此很難給出一個具體的時間軸,說明需要治療多久才會好。

但以身心科醫師臨床的觀察來說,自律神經失調接受治療後,大約3個月到9個月的時間,比較能夠反映好轉的跡象。

自律神經失調不是只能靠吃藥治療,正如同前面一個段落提到的,找出身心失衡的原因,才是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根本方法。但是藥物可以最快緩解吃不好、睡不好的急性症狀,並幫助穩定大腦運作。讓患者從不適的症狀中獲得舒緩,可以好好維持生活品質跟功能運作,才有力氣面對影響身心狀況的主要問題。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我需要一輩子吃藥嗎?

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緩解身體症狀的輔助藥物,一個是處理心理困擾的主軸藥物。

輔助藥物主要是依照患者說明的症狀來給藥,回應患者因為痛苦或不適來求診的需求,幫助恢復患者受影響的生活功能。舉例來說,患者有心悸狀況,就給予心律不整的藥物;患者表示腸胃不適,就給予腸胃藥;睡不好,就開立鎮定安眠的藥物。

而主軸藥物則是需要辨別患者心理困擾的類別,針對這個困擾開立特定用藥。像是焦慮、憂鬱、恐慌等狀況,都有可能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身體症狀。需要透過醫師的專業診斷來判別,並依照患者狀況制定最適合的用藥組合。而這類藥物,往往需要1週以上的時間作用,穩定情緒的效果才會逐漸明顯,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搭配症狀輔助或鎮靜藥物,先幫助患者緩解急性症狀的原因。

常見的主軸藥物藥物類別包含以下:

用藥種類

藥物類別

作用

副作用

常見藥物

安眠藥

Z類

(Z-drugs)

安眠鎮靜、緩和情緒

易有依賴性、影響記憶力、注意力下降

樂比克

順眠

舒寧眠

苯二氮平類

(BZDs)

安眠鎮靜效果快、緩和情緒、肌肉放鬆

易有依賴性、戒斷反應、疲倦、注意力下降

贊安諾

樂眠

安定文

樂奈平

抗焦慮劑

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SRIs)

抗憂鬱、焦慮、恐慌,提升情緒

抑制食慾、性慾、疲倦

離憂

樂復得

憂必晴

百憂解

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NRIs)

抗憂鬱、焦慮、提升情緒

抑制食慾、血壓升高、便秘

千憂解

速悅

苯二氮平類

(BZDs)

安眠鎮靜、緩和情緒、肌肉放鬆

易有依賴性、戒斷反應、疲倦、注意力下降

贊安諾

樂眠

安定文

樂奈平

抗憂鬱劑

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回收抑制劑

(NDRIs)

抗憂鬱、提振精神、改善疲倦

心悸、血壓升高、亢奮

威克倦

慮舒妥

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SRIs)

抗憂鬱、焦慮、恐慌,提升情緒

抑制食慾、性慾、疲倦

離憂

樂復得

憂必晴

百憂解

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NRIs)

抗憂鬱、焦慮、提升情緒

抑制食慾、血壓升高、便秘

千憂解

速悅

自律神經失調_常見藥物
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的藥物,可依據功能分成5大類

破除自律神經失調吃藥上癮迷思!藥物是輔助你找回生活控制感

或許是對於心理疾病還不夠理解,大眾對於吃藥治療心理這件事感到排斥,總感覺醫師開的藥都會成癮、依賴,吃了藥就需要一輩子吃下去。

這個迷思有部分是因為過去使用的心理藥物還沒有那麼成熟,導致有些藥物副作用多,但效果差,拉長用藥時間;另一些藥物則是可以快速緩和情緒,但可能會有成癮的疑慮。

然而,現在醫師的用藥選擇更多,可以依照患者的疾病程度、對副作用的接受度,搭配不同的藥物組合,以最少用藥達到最好效果為原則,為患者治療。

此外,心理疾病常使用藥物做第一線治療。透過藥物先緩解情緒、維持穩定,解決症狀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及困擾。藉此,讓個人找回控制感,並且有力氣面對造成困擾的根本問題,這時再搭配非藥物的治療,更能穩定的處理個人議題。

 

自律神經失調吃藥有副作用該停藥嗎?回診記得與醫師討論用藥

常有自律神經患者,因為吃完藥副作用不舒服,或是吃了之後沒感受到差異,甚至是感覺到好轉就自行停藥。事實上,擅自停藥對患者身體與生活的影響可能更加劇烈。

舉個例子來說明,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常會有睡眠問題,而睡眠又是穩定自律神經失調和情緒疾患的關鍵。因此,醫師可能會開立苯二氮平類或Z類的鎮靜安眠藥物,幫助處理嚴重失眠的急性症狀。但這類的藥物有依賴的可能,因此需要以漸進的方式減藥,才能在停藥的過程中,將戒斷反應對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如果自己貿然的停藥,可能會出現反彈性失眠、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情緒起伏大等狀況,更加深對疾病的焦慮。

另外,抗憂鬱、抗焦慮這類的藥物,跟一般感冒針對症狀治療的藥物不同。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讓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濃度更平衡、更足夠,這過程往往需要1週以上的時間作用,穩定情緒的效果才會逐漸明顯。所以在這之前自行停藥,等於前面的藥都還沒發揮作用。而感覺好轉就自行停藥,則是無法持續維持神經傳導物質的穩定,症狀可能在停藥不久後又再度襲來。

因此,最後的總結:提醒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如果有任何副作用或感受到好轉跡象,建議仍需要按照醫囑定期服藥,或是立即回診與醫師討論用藥。患者需要對藥物及醫師有信心,透過換藥、減藥等方式,醫師會協助減少藥物對患者生活的影響,並且保持治療的效果。

自律神經失調吃藥不是唯一解,生活平衡才有自癒力

就如同前面說到的,藥物不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唯一治療方法。透過非藥物治療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都有機會讓自律神經失調獲得改善。

 

自律神經失調藥物以外的治療方式

  • 心理諮商
    透過心理諮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可以了解,自己除了在生理出現異常外,可能有其他原因導致身心失衡的狀況。透過與心理師一同探索,讓個人能夠更了解是什麼困擾著自己、對於這個困擾的感受是什麼。透過提問與反詰,讓當事人更加清楚使自己受困在問題中的真正原因,並有機會找出能夠改變現在生活的方法。
  • 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
    rTMS的原理是透過磁場產生的電流,刺激大腦特定功能區,達到激發或抑制腦部活動的功能。主要用於治療藥物反應不佳,或是不適應藥物副作用的成人憂鬱症及焦慮症患者。

 

6個習慣遠離自律神經失調:作息、飲食、運動做起

自律神經的功能,是掌管全身器官運作,例如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肌肉調節等等。當人們的情緒、感官出現變化或波動,自律神經就會隨著這些變化,自動調控生理反應來因應刺激。

因此,要避免交感神經對環境變動草木皆兵,建立穩定的作息、飲食和運動習慣,對於自律神經失調有輔助性的作用。透過下列幾種方式,幫助找回生活的控制感。

  • 定時定點睡眠
    可以幫助維持睡眠品質的穩定,讓生理時鐘正常運作。
  • 定時定量吃飯
    避免因為進食時間不固定、暴飲暴食、常喝含糖飲料,影響血糖平穩。
  • 避開咖啡因
    咖啡因容易刺激交感神經,可能會引發心悸、緊張。
  • 多做瑜珈、游泳、散步等有氧運動
    可以增加腦內啡,也過程中能夠平順呼吸,不過度刺激交感神經。
  • 放鬆訓練
    每天睡前固定時間,透過正念呼吸、肌肉放鬆技巧、身體掃描,放鬆與覺察身體。
  • 減少壓力源
    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盡量減少壓力產生,維持情緒穩定。
自律神經失調治療_方法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需要搭配藥物、諮商、生活習慣的改變

自律神經失調治療常見問題

Q1:自律神經失調會「痊癒」嗎?

自律神經失調就像是心理的感冒,就像感冒有機會治好,但不代表以後都不會再感冒。因此,以「痊癒」來說明自律神經失調可能不太精準。即便透過治療改善了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隨著環境、心理狀態的改變,症狀還是可能再次發生。

 

Q2:自律神經失調治療多久會好轉?

以身心科醫師的臨床觀察來說,自律神經失調接受治療後,大約3個月到9個月的時間,比較能夠反映好轉的跡象。

 

Q3: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有哪些?

常見的包含安眠藥物(Z-drugs、BZDs)、抗焦慮劑(SSRIs、SNRIs、BZDs)、抗憂鬱劑(NDRIs、SSRIs、SNRIs)。

 

Q4:自律神經失調吃藥有副作用該停藥嗎?

擅自停藥對患者身體與生活的影響可能更加劇烈,提醒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如果有任何副作用或感受到好轉跡象,建議仍需要按照醫囑定期服藥,或是立即回診與醫師討論用藥。

 

Q5:自律神經失調的非藥物治療有哪些?

包含心理諮商:協助探索患者心理困擾的原因與調適方法;以及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透過磁場產生電流,刺激大腦特定功能區,達到激發或抑制腦部活動的功能。

 

Q5: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生活習慣有哪些?

定時定點睡眠、定時定量吃飯、避開咖啡因、多做瑜珈、游泳、散步等有氧運動、進行放鬆訓練、減少壓力源。

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主要分成生理、心理與習慣三部分,搭配不同的治療策略,讓症狀能夠有機會獲得改善,並且減少反覆發作機會!

—山豆

覺得實用嗎?馬上透過以下方式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