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月經還沒來,或是月經剛走,突如其來的下腹痛讓不少女性感到疑惑又擔心。其實下腹痛的原因相當廣泛,從生殖系統、泌尿系統到腸胃系統都有可能導致非經期的下腹痛。本篇文章將說明非經期下腹痛的可能原因,以及治療與預防的方法。

目錄

月經還沒來卻下腹痛?可能是三大系統出問題

身為女性,已習慣月經在固定時間來報到,不過當月經沒來卻出現下腹悶痛、腰痠、分泌物增多等情況,就會讓女性朋友擔心是不是身體出了狀況。

其實,女性的下腹痛大致上可歸類出三大原因,分別是生殖系統問題、泌尿系統問題和腸胃系統問題,其中又以生殖系統造成的下腹痛最為常見,以下分別說明:

 

1.生殖系統疾病

  • 經痛:可分成原發性經痛和續發性經痛,主要好發在年輕女性身上。如果經痛頻率變高、經痛時間變長、疼痛程度愈來愈嚴重,同時合併拉肚子、便祕,就要進一步至醫療院所檢查。
  • 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好發於卵巢、子宮、骨盆腔及腹腔,也可能侵犯至大腸、膀胱或肺部,會產生經痛、骨盆腔疼痛、異常出血及不孕等相關症狀。
  • 子宮肌瘤:有 50% 至 75% 的患者不會出現任何症狀,有些患者會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經痛、腹部有下墜感、下腹部有硬塊,或不明原因的腰背痛、頻尿、便秘、殘尿感、貧血等症狀。
  • 子宮外孕:胚胎著床於子宮腔外(如輸卵管),造成輸卵管腫脹不適,甚至破裂造成內出血,引起急性腹痛與休克。
  • 卵巢囊腫扭轉:卵巢囊腫大部分是良性腫瘤。囊腫的扭轉會讓患者下腹疼痛,阻斷卵巢血流,可能會持續缺血並壞死。
  • 卵巢囊腫破裂:功能性卵巢囊腫(如濾泡、黃體囊腫)是最常發生破裂的卵巢囊腫。排卵時濾泡破裂出血會造成輕微腹痛,而黃體囊腫會因為外力(例如:性行為)或自發性破裂導致內腹內出血,造成類似子宮外孕破裂的腹痛症狀。
  • 骨盆腔發炎:當子宮、卵巢、輸卵管等受到細菌感染,就會造成骨盆腔發炎,除了會骨盆腔疼痛外,也會出現發燒、陰道分泌物增加,有些患者甚至會出現噁心、嘔吐的情形。
  • 卵巢癌:卵巢癌容易被誤以為是腸胃出問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如果出現下腹脹、排便不順時要持續留意。

 

 

2.泌尿系統出問題

  • 尿道炎:女性先天尿道較男性短,且距離陰道與肛門口較近,所以容易被細菌感染,常見症狀有下腹部疼痛、頻尿伴隨色深量少,且解尿酸、澀或痛,甚至有血尿。
  • 膀胱炎:症狀有頻尿,膀胱漲尿的時候疼痛加劇,解尿之後會緩解。疼痛的位置可能會在下腹部(膀胱),但也可能在尿道、後背,或是會陰部、外陰部及陰道。
  • 尿路結石:症狀有血尿、腎絞痛、下腹脹痛、排尿不順等。

 


3.腸胃系統出問題

  • 闌尾炎:腹部的疼痛可能會先從上腹部、肚臍周圍悶痛,接著腹脹、噁心、食慾變差、感染引起發燒,然後慢慢轉移到右下腹疼痛。
  • 腸躁症:感到腹痛或肚子脹氣,但症狀會在排便後緩解。排便次數改變、大便形態改變(變硬、變軟或水便)、解黏液便等。
  • 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 3 至 6 個月都未改善,就要盡快至醫院檢查。
  • 腸阻塞:疼痛是一陣一陣的腹絞痛,同時有肚子脹、大便減少或沒有排便、嘔吐等症狀發生。
圖源:xFrame

下腹痛何時該就醫,該看哪一科?

在上述情況中,若是遇上子宮外孕、黃體破裂、卵巢跟輸卵管的扭轉、闌尾炎這四種情況,都是有可能會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所以如果出現持續性的下腹疼痛,或者疼痛加重都沒有緩解,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發燒、冒冷汗、常常腰痠、分泌物增加等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根據症狀可以透過PinMed線上預約婦產科、泌尿或是腸胃科醫師檢查,以免引發敗血性休克等問題,要特別留意,不可不慎。

如何預防婦科疾病找上門,從健康的生活型態開始做起

預防勝於治療,從平時的身體保養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做起,才能有效避免婦科疾病的發生。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 作息正常,不常熬夜失眠,並適度紓緩壓力
  • 適度運動(如健走等有氧運動)且少吃油炸食物,也不宜過度運動或過度節食
  • 多吃蔬果,並適量補充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
  • 應避免過度攝取速食、冷飲、甜品

隨時關注身體狀況

  • 月經異常時(包括月經量過多、經期超過 7 天、非月經期或排卵期出血、停經後出血)盡早就醫
  • 月經期間避免進行性行為

原來非經期的下腹痛有這麼多種可能的原因,當務之急還是要趕緊改善生活習慣,讓婦科疾病遠離你!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