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聽到的「針灸」其實包含針刺與艾灸,艾灸是中醫古老傳統的療法之一,常用於溫經散寒及改善慢性久病。今天就來瞭解艾灸如何進行、有哪些好處及禁忌,並列舉實用的艾灸穴道。
艾灸的好處有哪些?溫陽補氣、祛寒止痛都有用
艾灸是一種中醫療法,通常會使用艾草作為燃料,透過燒灼穴道達到溫經絡、通血脈的效果。為什麼是選用艾草?《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
針刺療法與艾灸療法一般被並稱為中醫的「針灸」。
艾灸功效
臻觀中醫醫療體系指出,艾灸的好處有很多,包含:
- 溫陽補氣
- 祛寒止痛
- 補虛固脫
- 溫經通絡
- 消瘀散結
- 補中益氣
艾灸可以廣泛運用在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
艾灸中醫如何進行?艾灸貼、艾灸儀差在哪?
艾灸工具
艾灸可藉由多種工具進行,艾絨、艾條、艾柱等名稱雖然不同,但是原料其實都一樣是艾草,差別在於不同的形狀可能以不一樣的手法進行,適應各種患者的情況。
- 艾絨:將艾葉經過曬乾、搓揉、篩除雜質等過程後製成,是製作艾條的原料。
- 艾條:艾條是將艾絨壓成條狀。
- 艾柱:類似艾條,可看作較短的艾條。
- 艾灸貼:以艾草為原料的貼片,屬於無煙艾灸,改善傳統艾灸須使用明火及會產生煙霧的問題。
- 艾灸儀:坊間有許多結合艾灸原理設計而成的儀器「艾灸儀」,通常會搭配貼片,將貼片貼在穴位,再使用儀器進行加熱,達到艾灸效果。亦屬於無煙艾灸。
艾灸進行方式
艾灸進行方式主要可分成「直接灸」和「間接灸」。
1. 直接灸:將艾柱或艾條直接放置於皮膚上,以明火點燃燒盡,薰灼穴位。由於直接接觸穴位,效果較為強烈。直接灸又可分成「疤痕灸」和「無疤痕灸」。
- 疤痕灸:直接灸時將皮膚灼傷、化膿,痊癒後會留下疤痕。通常用於治療哮喘。
- 無疤痕灸:直接灸到皮膚有灼熱感後即拿走,痊癒後不會留下疤痕。通常用於治療慢性虛寒性疾病。
2. 間接灸:施灸時不將艾柱或艾條直接放在皮膚上,而是隔著薑片、蒜片、鹽巴或是藉助艾灸器具進行艾灸,效果比直接灸溫和。
艾灸價錢
合格中醫師進行艾灸價錢一次約500至1000元不等,視診所收費、個人體質而異,由醫師專業評估,建議在約診前先問清楚。
艾灸屬於醫療行為,須由專業合格中醫師進行。新竹縣政府衛生局提醒,未具藥商資格不得逕行販售藥品,網路上有許多販售艾柱、艾條的商家,民眾得特別注意勿買來路不明的藥品。
足三里穴、關元穴,艾灸4大穴道助你預防保健
艾灸穴道
艾灸通常用於日常預防保健,可以選擇幾個穴位進行,艾灸時間一次約10至20分鐘,同一處勿停留過久,若感到疼痛應立即移動。以下列出常見進行艾灸的穴道。
1. 足三里穴
- 位置: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約4指寬的位置。
- 作用:此穴道主要用來調理脾胃,改善消化不良、便秘、脹氣等消化問題。女性亦可改善經痛。
2. 關元穴
- 位置:位於下腹部,肚臍直下約4指寬的位置,又稱為「下丹田」。
- 作用:此穴道主要用來補足陽氣,可以溫陽補腎、暖宮助孕、強壯體質。
3. 三陰交穴
- 位置: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約4指寬的位置。
- 作用:是肝、脾、腎三條經絡的交會穴,因此作用範圍廣泛,能調肝補腎,尤其適合女性改善經痛、調理月經。
4. 大椎穴
- 位置:位於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間,低頭時脖子凸起最明顯處的下方即是。
- 作用:祛風散寒、退熱補虛,適合易感冒者。
哪些人不適合艾灸?艾灸後要注意什麼?
艾灸副作用
艾灸鮮少有副作用,不過有些患者會在艾灸後冒水泡,一般出現在直接疤痕灸,以往認為艾灸後的水泡是身體排寒濕的反應,不過亦可能是溫度過高燙傷的跡象,由於有傷口感染及留疤的疑慮,現在直接疤痕灸不常見,通常採直接無疤痕灸或間接灸。
艾灸禁忌
- 極度疲勞、酒醉、過飽、過飢、過度緊張者,不宜艾灸。
- 臉部不宜艾灸。
- 嬰幼兒好動,不宜艾灸。
- 皮膚潰瘍、感覺障礙、糖尿病患者、孕婦、月經期間,皆不宜艾灸。
艾灸注意事項
- 艾灸時保持心情平靜。
- 艾灸時要保持空氣流通,因為施灸時會產生煙霧。
- 艾灸時如果感覺暈眩,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 艾灸後要注意保暖,勿立即吹風、洗澡、喝涼水,避免著涼。
- 艾灸後勿吃生冷食物,例如生菜、生魚片、冰品。
- 不可用冷水洗施灸的穴位。
- 艾灸後如果感覺癢,切勿抓癢,避免破皮感染。
艾灸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惟須注意應找合格的中醫師進行,才能安全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