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是指人體體表或體內凸起的病灶,大腸、胃、膽囊、子宮都會長息肉,連鼻子裡面也會,但一般難以察覺鼻息肉,直到不斷生長引發鼻塞、打呼,或是嗅覺出現異常,就醫檢查會才會發現,本文就來帶你了解,如何自我檢查,長鼻息肉又該怎麼處理呢?

目錄

鼻息肉是什麼?為什麼會長出來?

為什麼會長出鼻息肉呢?當鼻黏膜反覆受刺激,引發黏膜發炎及腫脹,就可能逐漸長出鼻息肉,鼻息肉的外觀是白色,表面光滑、水水的,當鼻息肉發炎或受外傷,會因充血由原本的白色轉為紅色,這時候外觀類似鼻腔黏膜。

 

怎麼知道自己有無鼻息肉?

鼻息肉需透過耳鼻喉科醫師診斷,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纖維鼻咽喉鏡檢查,二是透過X光片電腦斷層掃描。

 

鼻息肉長在哪?

通常鼻腔兩側都有,從中鼻道向四方擴展,當它增生影響鼻腔黏膜的排泄功能時,會出現類似鼻竇炎的症狀,像是鼻塞、鼻涕黃色濃稠、鼻涕倒流、嗅覺出現障礙等,算是一種良性腫瘤,不太會轉變成惡性,但與鼻瘜肉類似的「鼻部倒生性乳突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則有較小的機率轉變成惡性。

 

為什麼會長鼻息肉?

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鼻腔黏膜因過敏、病毒感染、神經失調、新陳代謝等問題,造成反覆刺激鼻腔黏膜發炎水腫而形成,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鼻息肉,其中,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更容易生出鼻息肉,不過,根據台中榮總醫院衛教文章指出,過敏性鼻炎及鼻息肉之間並無直接之致病關係。但仍要注意過敏性鼻炎造成粘膜腫脹、鼻竇開口阻塞,粘膜分泌物增加及纖毛功能受損而較易導致鼻竇炎。

嗅覺異常不一定是確診!小心是鼻息肉作祟

當鼻息肉較小時,通常不會有任何感覺,但鼻腔黏膜反覆感染之下,息肉會慢慢增長,以下為鼻息肉常見症狀,若症狀持續超過12周就要特別注意:

  • 鼻塞、流鼻水
  • 嗅覺異常
  • 打呼
  • 經常流鼻血
  • 臉部腫脹悶痛
  • 頭痛
  • 眼窩脹痛

由於近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人對於流鼻水或是嗅覺、味覺異常出現高度警戒,但其實慢性鼻竇炎也有類似症狀。

鼻息肉症狀

鼻息肉和下鼻甲肥大差在哪?

鼻息肉 下鼻甲肥大

有些人會將鼻甲誤稱為鼻息肉,但其實這兩者是不一樣的,鼻肉的醫學名詞叫做下鼻甲,是鼻腔內上、中、下三個肥厚的海棉組織體甲中最大的,只要把鼻孔輕輕撐開,就可以看見左右鼻孔各有一個粉紅色的下鼻甲是正常的組織。

如果經常挖鼻孔,或是長期有鼻子過敏困擾的人,可能就會有鼻肉肥大所造成的肥厚性鼻炎,會傷害下鼻甲正常擴張及收縮的功能,造成持續鼻塞、鼻刺激感,並且反覆流鼻水,進而引起鼻塞的問題,在治療上可以先用藥物控制鼻塞症狀,但是長期鼻塞的話,就必須考慮以紅外線、雷射燒灼術或是切除部分鼻甲手術來解決鼻塞的問題。

下鼻甲肥大
下鼻甲肥大外觀[1]
鼻息肉
鼻息肉外觀[2]

鼻息肉一定要開刀嗎?該如何治療?

鼻息肉通常很難自己好,治療可以粗分為藥物性治療或是手術治療,首次治療患者會先以口服抗生素搭配輔助性治療,例如類固醇噴劑治療以及鼻沖洗的護理,達到消除鼻黏膜或鼻息肉的腫脹、降低發炎反應以及抑制細菌,如果沒有改善便會建議手術治療。

 

一、類固醇鼻噴劑等藥物:

若鼻息肉較小,沒有造成嚴重的症狀,可先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或其他改善鼻炎藥物,縮小或消除鼻腔內的息肉。

 

二、鼻竇內視鏡手術:

當鼻息肉變大,造成鼻腔嚴重阻塞,甚至有鼻蓄膿、鼻竇炎等問題時,醫師通常會安排鼻竇內視鏡手術,清除鼻息肉並將鼻竇開口打開,目的在於打通鼻子通道,使鼻腔黏膜通氣並恢復正常功能。如果是鼻竇炎合併嚴重鼻息肉的患者,術後建議使用短期的口服類固醇及紅黴素,搭配鼻沖洗的護理,降低鼻息肉復發機率。

 

文獻來源:

[1]Abdullah, B., Singh, S., 2021. Surgical Interventions for Inferior Turbinate Hypertroph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 3441..

[2]Drake-Lee, A. (2004). Nasal polyps. Hospital Medicine, 65(5), 264–267.

如果發現自己常常鼻塞,甚至有嗅覺異常、眼窩脹痛的狀況記得要求助醫師治療,千萬不要放著不管唷!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