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明星和企業家都有冥想的習慣,究竟它是什麼?該如何進行呢?在繁忙的生活中,深呼吸放鬆一下,是時候該花些時間,與自己獨處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目錄

冥想是什麼、好處有哪些?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活步調的加快,我們曾停下腳步,關心自己嗎?近幾年,眾多企業執行長、體壇名人都身體力行的冥想,究竟是什麼?冥想,是心靈的鍛鍊,在忙碌的生活中,使我們能停下腳步,放鬆緊蹦的情緒,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

許多人會把冥想困難化,認為門檻很高、不易達成,其實不然,反而還相當簡單,只需要有個安靜的場地,透過呼吸,就能進入冥想的世界。冥想之所以如此受到推崇,除了隱藏在背後的好處外,不受時間的限制也是原因之一,無論你今天有一整個早上的時間,或是你僅有會議中間短短五分鐘的空檔,都能完成冥想,是一種意識轉換的訓練,幫助我們暫時從繁雜的生活抽離,隔絕外在的喧囂,提供與自己獨處的機會。

焦慮的情緒往往來自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又或者對已發生事情的後悔,冥想能幫助我們聆聽內在的自己,以冷靜、沈著的心去面對

冥想正念指南

正念冥想中的正念,指的是用正確和單純的心學習,用客觀的態度觀察自己當下的想法和情緒,不尋求任何特異的功能,將重點放在培養專注力和覺察力。

冥想的最佳地點 該注意哪些事?

雖然冥想沒有嚴格的限制,但在地點的選擇和進行的過程中,仍有一些建議及注意事項:

舒適的地方

若要進行的是靜態的冥想,選擇一個支撐力良好的地點很重要,在冥想的過程如果因為外在因素影響,容易破壞專注度,最佳的狀態是能讓頭部、頸部和脊椎維持在一個直線上,身體穩定後,儘管冥想的時間拉長,也不會腰痠背痛。

呼吸調節

剛開始冥想時,容易因為各種的思緒導致不能專注在呼吸上,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你需要做的就是再發現自己的思緒開始紊亂時,提醒自己,將意識拉回自己的呼吸上,經過幾次反覆的練習後,會發現自己對於思緒的掌握,逐漸駕輕就熟,變得更加專注。

習慣養成

冥想效益的顯現,需要長時間的維持。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冥想,亦或是建立屬於自己的冥想空間,也能幫助自己養成冥想的習慣。

常見冥想類型 運動也能冥想?

冥想的有很多種類,大致上可以分成靜態和動態兩種方式,接下來將為各位介紹,常見的幾種冥想方式,能依據各種不同的狀況,選擇當下最適合的方式進行。

正念冥想

是目前較多人選擇的冥想,在進行呼吸調節的期間,感受自己的情緒、專注在當下的感受上,習慣憑問的呼吸後,透過呼吸引導自己的思緒,學習以客觀的立場,觀察自己的不同情緒,近一步讓大腦放鬆

專注冥想

是正念冥想的延伸,使用我們的感官感受周邊的特定事物,可以是聲音、物品或是環境的元素。透過專注精神於事物的感覺,提升專注度和情緒的控制,這樣的方式很適合剛接觸冥想的初學者進行練習。

運動冥想

能夠活動身體的冥想方式,以柔和的運動為主,例如:瑜珈、太極拳。透過運動幫助你建立專注感,同時運動也有益身心健康。

精神冥想

常見在宗教場所,部分的人也會選擇在家中或大自然中進行,和祈禱很相似,精神冥想能協助你反思內在的自我,與自身的信仰有更深的連結

冥想Q&A

什麼樣的人適合冥想?

在情緒穩定下,任何人都適合冥想這項活動。正在經歷產生重大壓力事件,或情緒不穩定者,為了避免破壞情緒的穩定,建議先與專業醫師諮詢後,再決定依專業規定判斷。

冥想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嗎?

進行冥想後的反應因人而異,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悲傷的情緒過度放大,產生更大的壓力。如果在多次冥想後,持續有不適感,建議嘗試其他的紓壓方式

該怎麼知道冥想後的自己是否有變化?

冥想進行的過程並沒有標準答案,可以依據個人的狀況進行微調,在持續的練習過後,可能會有放鬆和專注力提升的感覺,甚至是焦慮感減少,壓力沒辦法完全消失,我們能做的是改變看待它的方式,學習與它和平共處

冥想真是個神奇的東西,每個人有不同的冥想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