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與醫美常用的「舒眠麻醉」居然沒有比全身麻醉安全?!凡登整形外科/訢辰麻醉鎮靜團隊 蘇百川醫師帶你破除對舒眠麻醉的迷思,一次了解關於舒眠麻醉的安全性、與傳統麻醉的差異、費用及PTT和Dcard網友熱議的內容!
舒眠麻醉不「舒眠」?醫師破解舒眠麻醉行銷話術!
「我好擔心把智齒時會痛,不如去做舒眠麻醉好了?就是去診所輕鬆睡一覺吧?」
台灣麻醉醫學會鎮靜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蘇百川醫師說明,「舒眠麻醉」是一個商業行銷用詞,在醫學上指的是「鎮靜」這個大分類。只要和「鎮靜」有關的醫療操作,不論用藥區別、給藥方式、程度深淺,都會被稱做「舒眠麻醉」。所以想了解舒眠麻醉,應該回歸到麻醉學中「鎮靜」的定義,才能更好的理解。
舒眠麻醉=鎮靜麻醉,和一般麻醉沒有區別!那能自主呼吸嗎?什麼時候需要插管?
依照美國麻醉醫學會的分類,可以將鎮靜(舒眠麻醉)分為4個等級:輕度鎮靜、中度鎮靜、重度鎮靜及全身麻醉。
輕度鎮靜 | 中度鎮靜 | 重度鎮靜 | 全身麻醉 | |
病患反應 | 正常 | 對於聲音或觸摸有反應 | 對反覆刺激或疼痛有反應 | 無法喚醒,對疼痛刺激沒有反應 |
自主呼吸 | 不受影響 | 足夠 | 也許足夠 | 經常不足 |
呼吸道 | 不受影響 | 受影響,可先觀察狀況再做處置 | 應做處理 | 必須處理 |
心血管功能 | 不受影響 | 可以維持 | 可以維持 | 功能下降 |
鎮靜(舒眠麻醉)的程度越淺,病患需要用到的外界支持、輔助工具就越少;相反的,程度越深,呼吸心跳越會受到影響,就會需要麻醉醫師的介入跟輔助,甚至如果因臨床需要搭配使用了肌肉鬆弛藥物,就會喪失自己呼吸的能力,進而需要進行插管呼吸支持。所以,蘇百川醫師表示,需不需要插管,看的是「麻醉程度」和「是否用了肌肉鬆弛藥物」,而不是「用了舒眠麻醉與否」。至於哪些手術會使用肌肉鬆弛藥物?蘇醫師表示,複雜的開腹部、開胸部手術會用到肌肉鬆弛劑。例如隆乳手術,會需要放鬆肌肉,才能把假體放到對的位置。
而麻醉的藥物也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靜脈注射麻醉藥(如丙泊酚),所以坊間大部分機構標榜的「舒眠麻醉」,指的是「打丙泊酚針」,醫學上稱為「使用丙泊酚的全靜脈麻醉」。
所以,蘇百川醫師提醒,雖然網路上舒眠麻醉號稱「可以保持自主呼吸、不用插管、不用仰賴機器維持心肺功能」、「可以縮短甦醒時間、減少喉嚨不適、降低術後噁心嘔吐機率」,但舒眠麻醉依舊是麻醉的一種,有其風險,需要麻醉醫師細心照護!
舒眠麻醉為何經常在牙科、醫美手術出現?
舒眠麻醉之所以經常在牙科及醫美手術出現,是因為舒眠麻醉適用於手術範圍小、時間較短的小手術,所以比較適合這兩個科別使用。常見會使用舒眠麻醉的手術有:無痛胃腸鏡檢、牙科手術、隆鼻、拉皮、墊下巴、簡單的抽脂、或者是光電治療等等。
舒眠麻醉安全嗎?適用族群、流程與風險一次看
台灣麻醉醫學會鎮靜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蘇百川醫師提到,所有的醫療行為都有風險存在,舒眠麻醉也不例外,風險的管控必須從專業人力、監控與藥物的調整下手。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舒眠麻醉的安全性、適用族群、流程與風險吧!
舒眠麻醉有死亡風險嗎?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最安全!
舒眠麻醉並非人人適用,這些人不能做!
- 對麻醉藥物成分過敏
- 懷孕婦女,因舒眠麻醉藥劑可能對胎兒或幼兒有危害。哺乳期的女性,在施作當天不能親喂。
- 複雜性先天心臟病,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
- 嚴重的顱顏異常,像是下巴過度短小,容易產生呼吸道問題
- 呼吸道較狹小,容易產生呼吸抑制作用
舒眠麻醉會發生什麼事?麻醉流程大公開
決定使用舒眠麻醉後,要經過哪些流程?麻醉的當下又會發生什麼事?接著來了解舒眠麻醉的全流程詳解,減輕你對麻醉的焦慮情緒!
- 術前評估身體狀況
在麻醉執行前,將由麻醉科醫師與患者進行身體狀況評估,確認是否適合採用舒眠治療。同時,麻醉科醫師會提供術前須知、手術過程瞭解,以及術後恢復的相關訊息。如果患者有特殊需求或狀況,將進行必要的體檢,以確保麻醉的安全性。
- 舒眠麻醉前的準備步驟
(1)在接受舒眠麻醉前至少兩週,建議戒除菸酒,以免影響麻醉。同日亦需移除指甲油、光療和水晶指甲,以確保血氧監測的正確性。
(2)尋找親友陪同:任何的醫療行為都有風險存在,因此建議當天有家人或朋友陪同,不要自己一個人進行麻醉手術。(3)根據發佈在美國醫療圖書館(NIH)的多科別程序鎮靜共識聲明,我們整理出了以下的禁食指南:
兒童禁食指南:
a) 在舒眠麻醉前6小時,請停止進食固體食物,可飲用母奶。
b) 在舒眠麻醉前4小時開始,僅可攝取水和清澈的流質飲品,例如不含果粒的果汁。
c) 舒眠前2小時開始,需完全禁食,包括白開水和所有液體。成人禁食指南:
a) 舒眠麻醉前8小時開始,需完全禁食,可以喝少量白開水和清流質
b) 舒眠麻醉前兩小時內,連水都不能喝
- 舒眠麻醉執行中
麻醉醫師會於患者的手腕或手臂處進行點滴,輸入鎮靜劑。隨著時間流逝,患者將進入鎮靜狀態。麻醉過程中,麻醉醫師會全程監測患者的生理狀態,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確保麻醉過程順利進行。
- 治療結束後的護理
治療完成後,患者通常在5分鐘內恢復意識,但仍可能稍感遲鈍,只有極少數患者可能出現頭暈或噁心的情況。因此,治療結束後需要在恢復室休息 30至60分鐘,然後才能離開診所。因此,當天建議有家人或朋友陪同,不要自己一個人進行麻醉手術,也不建議當天自行駕車前來接受手術,可以搭乘計程車、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以防自行駕車可能產生的風險。
舒眠麻醉經驗分享:Dcard和PTT網友最在意......
Dcard和PTT網友們熱議的舒眠麻醉議題有哪些?今天帶你一次了解!
舒眠麻醉適合害怕看牙的兒童做嗎?
PTT BabyMother版和tooth_salon版討論熱度最高的就是:爸爸媽媽不想要小朋友被綁起來看牙,卻又擔心舒眠麻醉適不適合小朋友?只為了一顆牙齒就做舒眠會不會太大費周章?
其實根據衛福部台北醫院的資料,適合舒眠麻醉牙醫治療的人當中就有包含看牙恐懼或過去治療經驗不佳的兒童,以避免看牙容易引發焦慮的身心症。在術前可以評估孩子的心智成熟度,確認孩子能不能接受局部麻醉時感受到器械震動的聲音,如果不行的話,還是可以考慮找專業的麻醉團隊來進行舒眠麻醉喔!以蘇百川醫師領導的訢辰麻醉舒眠團隊為例,訢辰團隊由麻醉科醫師組成,能夠安全地實施舒眠麻醉流程。大家也可以參考蘇百川醫師的粉絲專頁,觀看臨床案例與術前、術後衛教資訊。像這樣專業的麻醉舒眠團隊,就可以幫助兒童做牙科舒眠麻醉。
做醫美需要舒眠麻醉嗎?
在Dcard和PTT的網友對於做醫美手術要不要舒眠麻醉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電波拉皮等手術引發的疼痛讓人難以忍受,想要花錢做舒眠麻醉了事,且局部麻醉可能因為太緊張而留下瘀青;另一派則認為醒著才能夠即時跟醫師反應器材的能量高低、減少醫生技術燙傷的風險,還可以省錢。
蘇百川醫師回應,做醫美要不要麻醉必須看手術的項目而定,以割雙眼皮和電波拉皮而言,割雙眼皮或許就比較適合在清醒的狀況下施作,因為整型外科醫師需要在縫合雙眼皮的瞬間確認上眼瞼適當的高度,避免醒來發現不合預期。而電音波拉皮主要的考量是燙傷與否,電音波拉皮關乎到能量的給予,就像是稍微把皮膚煮熟但不到全熟的程度,如果煮得太熟,就像是微波爐瓦數開太強一樣,會讓我們的肌膚出現水泡、燙傷的問題,此時如果病人是清醒的狀態,就能夠及時因為疼痛告訴醫師要停止,如果病人選擇舒眠麻醉完全昏睡過去,就可能會導致燙傷!
舒眠麻醉手術結束後多久會醒來?
許多人會關心舒眠麻醉的效果會持續多久?由於舒眠麻醉使用的鎮靜藥物是短效型的,因此在專業的麻醉醫師監控底下,大部分的患者會在手術結束後5-10分鐘內就會清醒,只有少數人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狀況,蘇百川醫師表示年輕女性、不抽菸、容易暈車暈船的體質,都比較容易發生噁心嘔吐的狀況,另外使用腹腔鏡、頭部與臉部、耳朵、貧血相關的術式也容易導致噁心嘔吐,不過也都會在3-4小時內改善。
聽說舒眠麻醉術後會又哭又ㄎㄧㄤ,是真的嗎?
關於錢的大小事:舒眠麻醉費用多少?可不可以保險理賠?
舒眠麻醉費用怎麼算?麻醉醫師鐘點費、時間、耗材、設備都會影響
舒眠麻醉可以保險理賠嗎?依照保單為準
舒眠麻醉能否保險理賠還是必須以自己的保單為準。在大多的保險中,舒眠麻醉會被歸類為「門診手術雜費」,而早保險公司端,大多都有限制只會理賠手術費用而不理賠雜費。因此,必須先確認保單支付的金額與項目。另外,許多保險不會理賠非必要的手術項目,因此可以先確認自己是否是因為疾病或是意外才需要進行手術。
舒眠麻醉常見問題
Q1:舒眠麻醉是什麼?
舒眠麻醉就是「鎮靜」。只要和「鎮靜」有關的醫療操作,不論用藥區別、給藥方式、程度深淺,都會被稱做「舒眠麻醉」。
Q2:為什麼有人做舒眠麻醉醒來後會大哭大笑?
在醫學上這稱為「術後譫妄」,就像是喝太多酒在發酒瘋的狀態。因此,需要患者先到恢復室中休息30-60分鐘再離開診所。當天也建議要有家人朋友陪同,避免自行騎車、開車回家發生危險。
Q3:想做舒眠麻醉要注意什麼?
在進行舒眠麻醉之前,務必要向診所確認執行麻醉的是否是領有專業麻醉專科證照的麻醉科醫師來執行,並在手術全程在場監測生理狀態,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
原來舒眠麻醉也是全身麻醉的一種,真的要好好考慮安全性的問題呢!
參考資料:
[1]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oderate Procedural Sedation and Analgesia 2018: A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Moderate Procedural Sedation and Analgesia,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ons,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American Society of Dentist Anesthesiologists, and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2018). Anesthesiology, 128(3), 437–479. https://doi.org/10.1097/ALN.0000000000002043
[2] UpToDate: Procedural sedation in adults
[3] Kaye, A. D., Jones, M. R., Viswanath, O., Candido, K. D., Boswell, M. V., Soin, A., Sanapati, M., Harned, M. E., Simopoulos, T. T., Diwan, S., Albers, S. L., Datta, S., Falco, F. J., & Manchikanti, L. (2019). ASIPP Guidelines for Sedation and Fasting Statu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Procedures. Pain physician, 22(3), 201–207.
[4] Green, S. M., Leroy, P. L., Roback, M. G., Irwin, M. G., Andolfatto, G., Babl, F. E., Barbi, E., Costa, L. R., Absalom, A., Carlson, D. W., Krauss, B. S., Roelofse, J., Yuen, V. M., Alcaino, E., Costa, P. S., Mason, K. P.,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rocedural Sedation (2020). An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statement on fasting before procedural sedation in adults and children. Anaesthesia, 75(3), 374–385. https://doi.org/10.1111/anae.14892
[5] https://www.dcard.tw/f/persona_guavataiwan/p/240426157
[8]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