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媽媽產後憂鬱的議題,近幾年越來越受到重視。迎接寶貝的到來,媽媽除了要面對身體上的轉變,也要因應生活中產生的變化,因而出現產後低潮或是產後憂鬱的狀況。如何走出產後憂鬱?你需要知道的資訊都在這!

目錄

產後憂鬱症症狀、持續多久、要看什麼科?一次告訴你

「產後憂鬱症」這個名詞,相信你並不陌生。但除了產後憂鬱之外,還有一個名詞叫做「產後情緒低落」。產後憂鬱症是由持續性的產後情緒低落發展來的。

  • 出現時機: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新生兒媽媽在生產後的十天內,就有可能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的情況,會出現失眠、焦慮等症狀,一天中可能會有特定時間感到情緒低落,而這樣的症狀通常2週內可以獲得緩解。
  • 何時該求助:
    然而,如果情緒低落的狀況持續超過兩週以上,且整天可能都處在情緒低落之中,出現暴躁、失眠、激動易怒、頭痛疲倦、吃不下、有罪惡感、容易自責、無法專心照顧嬰兒等表現,就有「產後憂鬱症」的可能。
  • 會持續多久:
    產後憂鬱症在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屬於特別註明為「分娩前後發病」的憂鬱症,是一種確切的身心疾病。產後憂鬱症在產後的4週內,(也有研究認為在6個月內)都有可能發生,甚至可能持續長達1年的時間,且後續第二胎、第三胎仍有可能反覆發作,因此,如果出現產後情緒低落,或是產後憂鬱症的狀況,建議應該積極尋求身心科、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的協助。
產後憂鬱_症狀

產後憂鬱症原因有很多,主要來自身體、生活變化

會造成產後憂鬱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原先可能就具有憂鬱病史或憂鬱症潛在的風險外,主要受到身體變化、生活改變、壓力等原因影響。

為什麼會有產後憂鬱症?

  • 產後荷爾蒙變化大
  • 育兒體力消耗、睡眠不足
  • 新手父母不知如何照顧寶寶、壓力過大
  • 長輩的育嬰指導造成壓力
  • 生產過程受到驚嚇
  • 產後身體恢復不佳、傷口疼痛
  • 對於日後托嬰需求的擔憂
  • 產後回歸職場的壓力
  • 產後外型改變

一般來說,孕期或懷孕前就有憂鬱病史、有憂鬱症的家族史、可以支援新生兒媽媽的資源不足、前一胎就有得過產後憂鬱症、婚姻關係不佳的媽媽,有更高的風險可能得到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量表 幫你自我檢測

那要怎麼知道新生兒媽媽有沒有產後憂鬱症呢?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就分享了「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可以提供媽媽們自評。

請選出過去七天內的最符合你個人狀況的描述。

題目

得分
描述

我能看到事物有趣的一面,並笑得開心

0
同以前一樣

1
沒有以前多

2
肯定比以前少

3
完全不能

我欣然期待未來的一切

0
同以前一樣

1
沒有以前多

2
肯定比以前少

3
完全不能

當事情出錯時,我會不必要地責備自己

3
大部分時候

2
有時候

1
不經常

0
沒有

我無緣無故感到焦慮和擔心

0
沒有這樣

1
極少有

2
有時候這樣

3
經常這樣

我無緣無故感到害怕和驚慌

3
大部分時候

2
有時候

1
不經常

0
沒有

很多事情衝著我來,使我透不過氣

3
大多數時候我都不能應付

2
有時候我不能像平時那樣應付得好

1
大部分時候我都能像平時那樣應付得好

0
我一直都能應付得好

我很不開心,以致失眠

3
大部分時候

2
有時候

1
不經常

0
沒有

我感到難過和悲傷

3
大部分時候

2
有時候

1
不經常

0
沒有

我不開心到哭

3
大部分時候

2
有時候

1
不經常

0
沒有

我想過要傷害自己

3
大部分時候

2
有時候

1
不經常

0
沒有

 

註:上述的產後憂鬱量表僅提供自我評估,不代表專業診斷。如果有任何疑惑,還是需要諮詢專業醫師、心理師,才能獲得必要的協助喔!

各個項目的得分為0~3分,總分共計30分。

  • 總分9分以下,代表身心狀況正常。
  • 總分10~12分,代表目前可能有情緒困擾,建議多和身邊的人聊聊最近的感受,必要時交由專業醫師、心理師評估。
  • 總分超過13分,代表目前的身心健康狀況,可能已經需要專業醫療協助,建議可以找身心科醫師或專業心理師諮詢、治療。
產後憂鬱-量表

如何走出產後憂鬱症?看看本人、伴侶、親友怎麼做

對於產後憂鬱症的患者來說,身體狀態的改善、情緒心理的調適、周圍親友的支持,都是改善產後憂鬱症狀的重要因素。不論生產的人,是你自己、你的妻子或身邊的親友,都有一些事情做,來幫助當事人預防或是走出產後憂鬱症。一起來看看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怎麼說。

 

給媽媽本人的建議

  • 能睡的時間盡量睡
    因為新生兒常需要半夜餵奶、對於日夜週期的認知還沒有建立,因此新生兒父母初期一定會遇到睡眠不足的問題。但因為睡眠對於大腦運作、情緒調節有很重要的功能,因此要把握能睡的時間,盡量多休息。
  • 適時放過自己、放寬心
    新生兒父母,尤其是第一胎的父母,對於子女的身體、發育狀況,必然會有許多的擔心,並且會影響媽媽對於自己「是不是個好媽媽」的認知,進而影響情緒。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放下過多「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想法,以及對孩子任何狀況的過度擔憂,才能夠在育兒這條長路上,保持足夠的續航力。
  • 善用支持系統
    周圍親友的支持,才能夠幫助媽媽在產後有機會恢復身體。不論是家務的支持,或是照顧孩子的需求,如果有需要就試著開口,才能避免照顧孩子時身心耗竭。
  • 保持人際互動
    保持原有的人際互動,可以獲得比較多的情感支持,對於走出產後憂鬱有益處。
  • 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找尋專業醫師、心理師,讓他們幫助你評估身心狀況,獲得必要的藥物、心理治療。

 

給伴侶、老公的5個建議

  1. 主動開口詢問配偶的需要
  2. 主動承擔家務與照顧孩子的責任
  3. 關心自己的情緒
  4. 耐心面對伴侶憂鬱的狀況,陪伴他度過
  5. 避免指責或要求伴侶盡快好起來

 

親友關懷小技巧

  • 尊重父母對於新生兒的照顧意見
  • 除非父母有詢問,避免過度介入孩子照養
  • 在有需要時,擔任新生兒父母家務、照顧的後盾

產後女性面對身體的重大變化,和生活模式的改變,面對的壓力與挑戰,可能會造成個人的身心失衡。如果出現產後憂鬱症的狀況,一定要記得及早尋求專業協助,避免轉變為更加嚴重的心理疾病!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