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體大大小小的毛病裡,最難以啟齒的莫過於長痔瘡了。不良的排便習慣、久站、久坐,甚至是日常飲食偏好,都會讓痔瘡發生的機率大大增加。如何治療痔瘡、並降低痔瘡再發生的機率,讓我們往下一探究竟。

目錄

什麼是痔瘡?原來這十種人是高好發族群

圖源:xFrame

平常沒有如廁時,「肛門軟墊組織」可以讓括約肌在收縮時能緊閉肛門,讓肛門完全封閉,而痔瘡就是讓肛門無法密合的現象

以下這十種人是痔瘡好發的高風險族群:

  1. 不良的排便習慣,如便祕、長期腹瀉
  2. 作息不正常,如熬夜、睡眠時間不定
  3. 經常性的久站、久坐,如櫃姐、空服員、老師和計程車司機等職業
  4. 孕婦
  5. 經常進行激烈運動
  6. 愛吃辛辣食物
  7. 水分、纖維攝取不足
  8. 有潰瘍病史者
  9. 大腸癌、肝硬化或是患有某些心血管疾病者
  10. 有抽菸、酗酒習慣

痔瘡有三大類,依嚴重程度分為四級,來檢查你是哪一種?

痔瘡共有三大類型,以肛門的皮膚與直腸黏膜(齒狀線)為分界,可分為:

內痔

痔瘡長在齒狀線以內,早期症狀以排便或便後出血為主,晚期可能因為痔塊變大,排便時被推出肛門外。

外痔

痔瘡長在齒狀線以外,形狀較不規則且不易出血,以疼痛腫脹、搔癢、異物感為主要臨床症狀,但疼痛及搔癢感較為明顯。由於外痔影響外觀,許多人都會疑問「外痔會消掉嗎?」通常只有第一級痔瘡能夠完全自癒,詳見下文。

混合痔

發生於齒狀線上下的地方,內外部分合為一體,稱為混合痔。

依照痔瘡的嚴重程度又可分為四級,其症狀和等級說明如下:

痔瘡症狀共分四等級

第一級:少量出血

沒有明顯的脫出,排便時出現少量的出血,或伴隨搔癢感與分泌物。

第二級:脫出肛門

除了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排便後會自動縮回。

第三級:需手動推回

痔瘡持續增大,排便完必須用手推回肛門。 

第四級:血塊出現

痔瘡長時間脫出,無法用手推回,並混合血栓、血塊。

有痔瘡怎麼辦,一定要看醫生嗎?

痔瘡若非手術治療,5 年內復發率高達 50%、手術則可減低至 5%,但在初期無明顯症狀時,不一定得直接治療,可以先從飲食開始控制,並保持排便順暢,維持肛門衛生即可。

痔瘡手術推薦嗎?

若發生痔瘡嚴重脫出、併發其他肛門疾病,如潰瘍、肛裂、廔管與增生性息肉者,才建議進一步手術治療。

至於痔瘡看什麼診所,一般建議可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或是標榜痔瘡專科的診所,建議民眾多方比較,尋求有經驗的醫師更安心。

第一級或第二級的痔瘡治療

  • 飲食調整:高纖飲食、多喝水
  • 溫水坐浴:相較於冷水,溫水更溫和
  • 軟便劑:避免糞便太硬而擠壓痔瘡
  • 止痛藥膏:疼痛時可在患處塗抹止痛藥膏

第三級或第四級的痔瘡治療

較嚴重的痔瘡可以搭配外科手術來進行切除,例如硬化劑注射、冷凍電燒法、橡皮筋結紮、手術切除法。

不過是否要採用手術治療,以及適合什麼樣的手術,仍需由交由大腸直腸外科專業醫師評估。

如何預防痔瘡?六招讓你的痔瘡不再發生!

痔瘡可以有效預防,只要遵循以下六招照護指引,讓你的痔瘡不再輕易復發。

 

1. 定期排便

保持排便順暢:便祕是造成痔瘡最大的原因,因為過硬的糞便會傷害肛門,造成細菌感染、發炎、形成痔瘡。應盡量保持規律的排便時間,有便意就要盡快如廁,此外,如廁時間最好不超過 5 到 10 分鐘,也不要長期用力解便。

 

2. 改善飲食習慣

多吃纖維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多喝水,避免辛辣、酒精、濃咖啡、油炸、花生等刺激性食物。

 

3. 每小時起身走 10 公尺

長時間久坐會讓肛門周遭血管受到壓迫、引起瘀血,久而久之就容易發炎、演變為痔瘡。隨時提醒自己,每小時至少要起身活動、舒展筋骨。

 

4. 改善血液循環

身體寒冷會讓肛門周圍血管收縮、血液流動變差,容易引起痔瘡發炎疼痛。

 

5. 適度運動

推薦做簡單的腹肌鍛鍊運動,例如仰臥起坐,透過鍛鍊腹肌,促進血液循環。

 

6. 保持肛門清潔與乾燥

排便後可用溫水沖洗肛門。

痔瘡預防和照護不可輕忽,讓我們從改變生活型態與飲食偏好開始,遠離痔瘡,才能行得順、坐得穩!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