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檳榔和菸」是預防口腔癌最常見的口號,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指出,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但口腔癌只有男性會有嗎?會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從日常自我檢測呢?
口腔出現紅白斑、吞嚥困難!這些前兆要注意
口腔癌則是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範圍包括唇、頰黏膜(唇和臉頰的內襯)、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三分之二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域。
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地區口腔癌好發的部位是舌頭及頰黏膜,初期臨床狀上可能以白斑(含紅白斑)、紅斑、表面不規則菜花型之口腔內突起物、疣狀型腫塊或以潰瘍型病變等四種型態呈現,這些病變長期無法自行癒合,且範圍持續擴大,通常好發於45歲以上,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以男性居多。
高危險族群
國內研究指出,有嚼檳榔、吸菸及喝酒習慣者,由口腔白斑轉變為口腔癌的平均時間為7.2年,國民健康署也呼籲民眾,口腔內長期斑塊,白斑癌化機率10-20%;紅斑更可高達60%,如果口腔潰瘍超過1個月不痊癒並出現以下症狀應該要趕快就醫。
口腔癌五大症狀
- 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口腔出現變白、紅、褐或黑斑。
- 口腔內出現突起物:口內或是頸部出現原因不明的腫塊。
- 舌頭、知覺受限:說話、吞嚥困難,或舌頭半側的知覺喪失與麻木。
- 顎骨腫大:顎骨腫大導致臉部不對稱。
- 口腔出現病變:口腔出現乾澀、灼熱感,口水中常有血絲。
抽菸、嚼檳榔、喝酒罹患機率高123倍!蛀牙也恐致口腔癌
根據高雄榮總醫院資料指出,「長期慢性刺激」是口腔癌發生的主要成因,其中又以嚼食檳榔為最主要,有9成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檳榔的習慣,另外,吸菸、喝酒、陽光照射過度、蛀牙、不當的假牙,或是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及營養不良都是造成口腔癌發生的可能原因。
為何長期食用檳榔如此嚴重
其實,國際衛生組織(WHO)所屬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公元2000年,就正式將檳榔果內所含的生物鹼:檳榔鹼、檳榔素、異檳榔素、四氫菸鹼酸、四氫菸鹼酸甲酯等,列為第一類致癌物,長期刺激會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白斑紅斑等口腔癌前期病變,最後演變成致命口腔癌。
根據報告指出,嚼食檳榔、吸煙及喝酒三種嗜好皆有者,罹患口腔癌之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
口腔癌如何治療?為何還需要術後重建?
現今醫學發達,癌症不再是「絕症」而是可以經由正規治療治癒,尤其口腔癌早期發現、治療,治癒率更可達80%以上,但相反的,末期口腔癌患者而言,5年的存活率則劇降至20%以下,若有發現病兆應及早接受轉介治療,早一步處理、早一步痊癒。
根據高雄榮總醫院指出,目前口腔癌之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將癌細胞百分之百徹底清除,不可殘留任何癌細胞。
三大口腔癌常見治療手術
手術方法包括:廣泛性腫瘤切除、頸部淋巴廓清術、及組織缺損之重建等,一般早期(第一及第二期)患者只需做手術治療即可,但對於晚期(第三及第四期)口腔癌患者通常會採取手術及輔助化學藥物治療與放射性治療之合併療法,另外,無法手術及預後不良之末期口腔癌則只能接受化學藥物或放射性治療等之療法。
術後的重建工作也非常重要!頭頸部腫瘤患者在腫瘤切除後,常會出現無法直接縫合的組織缺損,包括口腔黏膜、口外皮膚、骨頭、食道…等等,重建手術即是取自體組織,以顯微手術的方式來修補這個缺損。
保持口腔衛生、營養均衡!口腔癌自我檢測
想要預防口腔癌,平時除正確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應避免抽菸、檳榔等長期對唇、舌和口腔粘膜的刺激,如果有不正常的牙齒或假牙,對周圍組織有所磨擦,應儘速請牙醫師矯正,每年也要定期自動接受1~2次口腔檢查,飲食方面也要營養均衡,避免長期食用熱度太高的食物和烈酒。
5點快速篩檢自己有無口腔癌
衛福部台南醫院也提供以下方法,提供民眾自我檢測:
一、觀面:看臉部兩左右兩側是否對稱,有無腫脹硬塊或麻木的部位或張口困難,同時注意膚色有無改變,頸部以手指輕按,尋找是否有硬塊與觸痛。
二、翻臉:以手指撐開頰部使露出兩側黏膜查看黏膜組織顏色是否有紅、白或深色斑點。粗糙感、失去彈性或硬塊(正常為平滑有光澤的粉紅色),以手指摸牙齒與臉頰間的部位,檢查是否有硬塊,是否平滑。
三、弄唇:將上下唇往外翻使牙齦部分露出,檢查顏色與組織
四、舔舌:舌頭用一塊紗布,抓牢舌頭,盡量往外拉,以檢查上舌面,舌頭左右擺動,檢查其靈活程度,同時檢查舌頭兩側。最後把舌尖抵著口腔頂,檢查舌頭下面,每一步都要注意腫瘤或異常的顏色。
五、看顎:頭往後仰嘴巴張大,檢查臼齒後部及硬軟顎顏色有無異樣、潰瘍,或硬塊。
口腔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之一,雖然治愈率相當高,但預防勝於治療,遠離檳榔和菸,定期檢查,發現症狀儘早就醫,才能早一步重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