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完廁所一看,感覺大便裡有血絲,而且常想上大號,跑廁所蹲又上不出來,我該不會有大腸癌?10大高風險族要留意,8個症狀幫你進行自我檢測,再告訴你政府補助的免費篩檢去哪做。

目錄

檢驗自己是不是屬於大腸癌高風險族群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21年的統計資料,大腸癌位居國人所有癌症發生率的第二位、死亡率的第三位。

大腸癌的發生機率以年長者較高,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資料,符合以下特徵,都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1. 50歲以上
  2. 大便潛血反應陽性者
  3. 得過息肉、大腸腺瘤
  4. 長期潰瘍性大腸炎
  5. 曾得大腸癌、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6. 大腸息肉、大腸癌、其他癌症家族病史
  7. 飲食好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食物
  8. 習慣抽菸、喝酒
大腸癌自我篩檢-高風險族群

大腸癌早期無症狀,發現時往往進入後期發展

大腸癌的演變時間長,大多是由大腸息肉經過5~10年的演變才會形成。大腸癌的死亡率高,主因是早期並無明顯症狀,隨著出現症狀出現,意識到身體可能出狀況時,癌症往往已進入後期發展。但定期接受篩檢,若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

根據長庚醫院資料,大腸癌各階段發展可以分為

  • 第0期:癌症處於最早階段,病灶沒有超出腸道內側的黏膜,亦稱作「原位癌」。
  • 第1期:癌症穿過黏膜,進入肌肉層和黏膜下的組織,但未穿透肌肉層。
  • 第2期:癌症已經穿過大腸或直腸壁,侵入附近組織,但還沒蔓延到附近淋巴結。
  • 第3期:癌細胞已擴散到附近淋巴結,還沒有波及身體其他組織。
  • 第4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遠處的器官,像是肝臟、肺、卵巢等,即是癌症末期。

大腸癌的自我檢測,有這8症狀速就醫

如同前面所說的,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但若是出現下列症狀,且持續超過2星期以上,應立即就醫請專業醫師檢查,確認是否有大腸癌的可能:

  • 大便中有血
  • 大便中有黏液
  • 大便變細小
  • 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腹瀉或便秘
  • 裡急後重,有便意又上不出來
  • 體重減輕
  • 貧血
  • 觸摸到腫塊
大腸癌自我篩檢-8大症狀

二年篩檢一次!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免費對象

對抗大腸癌,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國外研究發現,每1~2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

因此50~74歲(含)的國民,由衛福部國健署補助,可免費進行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直接到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預約、掛號即可進行。想要查詢哪裡可以做檢查?可至健保特約醫事機構查詢,選擇所在區域,並在第八項預防保健項目中,選擇「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即可找到特約機構。

不符合補助資格,但具健保資格的民眾,也可以自費200元檢測。不過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如果有任何異狀,仍應諮詢專業醫師,進行其他必要檢查。

大腸癌是很常見的癌症,甚至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平時自我檢測是否出現大腸癌的症狀,另外也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才能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喔!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