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兒童確診人數上升,目前累計8例確診康復後出現MIS-C的兒童個案,且數量將會持續累積,因此家長們都希望對MIS-C有更多了解。即時掌握孩子狀況,預防MIS-C症狀加劇,絕對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MIS-C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在確診康復兒童?
根據耶魯大學醫學院的資料,孩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是一種嚴重的兒童疾病。因為自體免疫系統經刺激後過度反應,導致全身多個器官系統發炎,可能會影響心臟、血管、腸胃、呼吸器官、腎臟、皮膚、眼睛、神經系統等,導致器官功能受損,甚至是器官衰竭。
而為什麼MIS-C會出現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的兒童身上?先前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瑽寧醫師在疫情記者會中就指出,主因是即是康復後「病毒已經清除,但身體免疫反應不打算冷靜」的狀況,造成多器官系統的損傷,根據國外統計致死率可達1~2%。
MIS-C好發於6~12歲兒童,康復後有這些症狀快送醫
根據黃瑽寧醫師的說明,MIS-C的發生年齡介於0~19歲,並以6~12歲居多。
國外研究顯示,黑人種族與拉丁裔兒童發生MIS-C的機率較高。因此黃瑽寧醫師也表示,難以援引相關數據來推估國內MIS-C的發生率,但以悲觀情況粗估,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
評估送醫的MIS-C症狀
為了把握治療時間,避免病程發展快速,引發嚴重後果,指揮中心提出照顧指引,只要確診後6週內,持續發燒且出現任一症狀,就應立即就醫評估:
- 腹痛
- 腹瀉
- 嘔吐
- 皮膚出疹
- 眼睛充血
- 頭暈
MIS-C治療要結合多科專業,最好的預防是打疫苗
根據長庚醫院的資料,MIS-C是一個影響多系統的疾病,因此治療需要結合各專科的專業。
MIS-C治療方式
- 支持性療法:保持體液、電解質平衡;維持血壓、氧氣;補充失血和凝血因子;預防及治療併發感染等。
- 免疫球蛋白注射:第一線主要的治療方式。
- 類固醇治療:如果上述方法未能改善病情,則會再加入類固醇治療。
- 抗血小板製劑或抗凝血製劑:若無特殊禁忌症,建議使用此類藥物。如,阿斯匹靈。
預防MIS-C
而日前黃瑽寧醫師在疫情記者會中也表示,兒童施打疫苗可有效預防MIS-C。
國外研究顯示,打過1劑疫苗,MIS-C的發生率可以降低97%,打過2劑疫苗,在該研究中沒有發現MIS-C。
因此也呼籲家長,若非特殊禁忌症導致無法施打疫苗,建議盡早讓孩子接種兒童疫苗,降低感染COVID-19風險,也避免後續MIS-C重症的可能。
MIS-C痊癒後有什麼影響?定期追蹤評估少不了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顯示,MIS-C病患在住院治療痊癒後,可能產生以下後續影響或需要的追蹤評估:
MIS-C的後續影響
- 目前研究顯示一年後預後良好,沒有明顯後遺症。
- 病患在住院1~4週內,發炎指數將降至正常範圍,心臟超音波異常也將消失。
- 器官異常狀況將在6個月內消退。
- 可能持續6個月的症狀包含:肌肉疲勞、神經系統檢查異常、焦慮和情緒困擾。
- 建議諮詢心臟科醫師,暫停運動及劇烈活動幾個月。
MIS-C痊癒後的追蹤評估
- 建議至小兒心臟科追蹤,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
- 住院期間如果接受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治療,建議到小兒風濕免疫科追蹤。
- 先前如未接種COVID-19疫苗,建議接種。
同場補充:什麼是MIS-A?
不只有兒童版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成人也可能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發生MIS-A(A,Adults之意)。以19歲作為劃分,以下(含)屬於MIS-C,以上屬於MIS-A。
成人發生MIS-A的症狀與兒童的MIS-C相似,如果有出現前段所說,應盡快就醫治療。
但成人與兒童出現異常的器官系統比例略有不同。成人出現心血管系統異常的情況會較常見,包括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律不整等。而皮膚、黏膜的症狀比率比兒童略低。腸胃道症狀,則成人與兒童皆常見。
MIS-C其實就是孩童在確診新冠病毒康復後,身體裡面還持續著免疫風暴,搞不清楚體內是敵是友。保護孩子的健康,建議及早讓孩子接種疫苗,避免MIS-C重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