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潛伏期約3~5天,感染者雖然還沒有症狀,但已經有傳染力。好發季節期間,想預防孩子在外被傳染,日常防疫超重要。大千綜合醫院小兒科林哲民醫師告訴你關於腸病毒最全面的資訊,文章最後再教你調配居家消毒水的黃金比例,不讓腸病毒輕易入家門!
腸病毒是什麼?為什麼71型病毒特別受關注?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腸病毒是很多種病毒的總稱,包含脊髓灰白質炎病毒(引起小兒麻痺的病毒)、克沙奇病毒A型及B型、伊科病毒及腸病毒(68 ~ 71型)等60多種病毒涵蓋其中。
3種腸病毒傳染途徑
人類是腸病毒的唯一傳染來源,主要會經由以下三種途徑受到感染。
- 糞口感染
主要是食用到受腸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手接觸到環境中的腸病毒,再透過吃東西進入體內。 - 呼吸道感染
透過飛沫、咳嗽或打噴嚏等途徑,感染腸病毒。 - 接觸感染
接觸到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也可能是觸摸到表面有病毒的物品再摸到自己的眼、口、鼻而傳染。
小兒科林哲民醫師表示,腸病毒之所以被稱作「腸」病毒,是取名自傳染途徑,與腸胃道症狀並沒有關聯。
腸病毒好發在夏、秋,高風險族群要留意
腸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病例,溫帶氣候的國家通常會在夏季與初秋流行,而熱帶、亞熱帶國家則全年都有機會出現感染案例。
腸病毒在台灣的流行時間,一般是在3月~10月為主。其中3-5月跟9月更是高峰期,因此在開學期間,家長要特別留意孩子健康狀況!
腸病毒71型,特別留意重症
如同最前面提到的,腸病毒的類型多達60多種,但在新聞上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腸病毒71型,因為過往併發重症且死亡率高的流行類型,最主要就是腸病毒71型,所以關注度特別高。
林哲民醫師表示,感染腸病毒 71 型的病例統計中,發燒、手足口病(口腔出現潰瘍及手腳、臀部出現紅色丘疹或水泡)都極為常見。但也有部分患者只會出現單純的口腔潰瘍的「疱疹性咽峽炎」。
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的案例,以未滿5歲幼兒居多,可能導致較嚴重的情況,包含:病毒性腦膜炎、腦幹腦炎、肺水腫、類小兒麻痺症癱瘓及心肌炎,甚至引起急性心肺衰竭,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死亡,重症病患的致死率為3-20%。
目前國內已開發出預防腸病毒71型的疫苗,預計最快在今年(2023年)7月可以開始施打。想了解腸病毒疫苗的資訊,歡迎回去複習我們先前的文章。
腸病毒潛伏期有多長?無症狀即有傳染力,特別留意發病後一週變化
腸病毒的潛伏期約為3-5天,此時感染者雖然還沒有症狀,但就已經有傳染力了,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腸道中的病毒會被持續釋出,需要長達8到12週的時間才能完全排除。
腸病毒初期症狀有哪些?起疹子要留意!
根據被傳染的病毒類型不同,腸病毒的症狀也略有不同,但常見的表現包含以下幾種:
- 發燒
- 嘔吐
- 喉嚨痛
- 口腔、手、腳出現小水泡
- 腹瀉
- 頭痛
- 皮疹
而上述的表現,代表的是腸病毒容易引發的疾病,包含:
- 疱疹性咽峽炎
突然發燒、嘔吐,且口腔上部靠近喉嚨處,會出現許多的小水泡及潰瘍。 - 手足口病
發燒、身體出現小水泡,除了遍布整個口腔,也可能出現在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等地方,常會因為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 - 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
突然感覺呼吸困難、蒼白、皮膚缺氧發紫、嘔吐。起初可能誤認成肺炎,接著又會心跳過速,甚至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 流行性肌肋痛
突然感覺到胸部陣痛,而且持續時間可能從數分鐘到數小時,會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 急性淋巴結性咽炎
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 - 發燒合併皮疹
皮膚出現斑丘疹狀的皮疹,有些還會出現小水泡。 - 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初期包括發燒、食慾不佳、活動力下降、躁動不安、皮膚出現紅疹、腹瀉或嘔吐等,嚴重時可引發凝血異常、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
成人也有機會感染腸病毒,但通常症狀並不明顯,如果被傳染,大多只會表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但要特別留意的是,如果家中有幼兒、兒童,傳染給孩子會出現較大的症狀,提醒如果出現感冒症狀,則盡量避免跟孩子接觸。
腸病毒出現以下重症徵兆盡快就醫!
感染腸病毒後,多半能隨著時間自行痊癒。但腸病毒對幼兒還是有一定的重症及死亡風險,林哲民醫師提醒,家長須多觀察孩子的狀況,若出現下列的重症前兆病徵,請立即前往大醫院就醫。
- 嗜睡
- 意識不清
- 活力不佳
- 手腳無力
- 肌躍型抽搐(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
- 持續嘔吐
-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 發燒超過3天或體溫超過39度
腸病毒得過就免疫?僅限同一種病毒類型
被某一種腸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有十年的時間,對同一種病毒有免疫力。但就如同最前面提到的,腸病毒的類型有60多種,不同的腸病毒又有機會引發相似的症狀,因此並不是得過一次腸病毒就能免疫,還是需要看感染的病毒種類而定。
小兒科林哲民醫師也提到,除了病毒種類多、可能輪流感染不同腸病毒外,每年流行的腸病毒約有3~5種,即便曾感染過腸病毒,也難以透過這個方式完全免疫。
腸病毒會自己好嗎?我可以做什麼讓孩子快速復原
感染腸病毒後是可以自行痊癒的,大約在出現症狀後的7-10天可以恢復健康。而目前沒有針對腸病毒的治療藥物,因此現行的腸病毒治療方式,多是以支持性治療,也就是舒緩症狀、維持身體正常機能為主。
腸病毒可以吃什麼?
如果孩子得到腸病毒,食慾沒有特別受到影響,按照平常的正常飲食即可,孩子吃得下,就盡量補充營養及水分。如果因為口腔長水泡、潰瘍、喉嚨痛等原因影響食慾,可以參考下面幾類的飲食建議。
- 質地軟、液體、冰涼的食物
包含布丁、果凍、優格、稀飯、濃湯、麵條等,降低進食時可能引起的口腔疼痛。 - 蛋白質比例高、營養高的食物
像是蒸蛋、牛奶、奶酪、豆腐、蒸魚等,避免生病期間食慾低而營養不足,應多補充高蛋白質、高營養的食物,以恢復體力。 - 多補充水分
包含喝水、果汁、綠豆湯等,避免因為口腔潰瘍的不適,水分攝取不足。
另外,以下這幾類的食物則要避免
- 太硬、太熱、太辣、太鹹的食物
像是餅乾、熱湯麵、麻辣鍋、滷味等,容易刺激口腔潰瘍,造成不適。 - 油炸類的食物
如炸雞、薯條等,容易使身體發炎反應加劇,質地較硬也可能刮傷口腔、喉嚨。
預防腸病毒!小兒科醫師這樣說
腸病毒來勢洶洶,而台灣濕熱的天氣,又讓腸病毒非常容易生存,各位家長只好多費點心預防。接下來,就幫大家整理日常可以怎麼做,避免腸病毒的侵害!如果孩子得了腸病毒,也要記得做些防護,避免自己或其他孩子也感染。
腸病毒預防的10點提醒!
關於如何預防腸病毒,小兒科林哲民醫師有10點提醒,讓自己和家中孩子日常保持好習慣,降低被感染的機會。
- 正確使用肥皂、勤洗手,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 吃好、睡好、多運動,提升免疫力
- 有症狀應該盡速就醫,並請假在家休息
- 保持家裡環境整潔、通風
- 流行期避免到人潮多、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 孕婦、嬰幼兒儘量避免與疑似病患接觸
- 接觸嬰幼兒或餵奶前應洗手,甚至換衣服、戴口罩,照顧幼童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 除了主要照顧者外,其他人應儘量避免接觸新生兒
- 多多餵食新生兒及嬰兒母乳,可以提高抵抗力
- 兒童玩具(特別是絨毛玩具)需經常清洗、消毒
另外,林哲民醫師也提醒,因為腸病毒屬於「無外套膜」的細菌,這類病毒將不會被酒精殺死。因此乾洗手、酒精噴霧等用品都無法有效防治腸病毒,以肥皂洗手、漂白水消毒環境,才能消滅腸病毒。
日常消毒很重要,環境清潔與污染物處理有不同方法
為了避免從外面帶回家中的病毒,殘留在孩子可能接觸到的物品上面,日常消毒是非常重要的步驟。這邊整理了疾管署提供的環境消毒方法:
- 選擇市售的含氯漂白水(濃度約5-6%),調配記得戴手套、口罩防護
- 先在水桶裡盛裝10公升清水(約8罐1,250 c.c.汽水瓶份量)
- 再加入100 c.c. 含氯漂白水(約1個養樂多瓶份量)攪拌均勻
- 以乾淨的布擦拭環境物品的表面,如:桌椅、門把、玩具、書本等
- 若要消除漂白水味道,擦完靜置10分鐘後,可再以清水擦拭一遍,或等味道自行揮發
上述是一般環境消毒的方法,如果是沾染到病患的嘔吐物、皮膚水泡液體,因為病毒濃度較高,則需要更高濃度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200 c.c.含氯漂白水),讓消毒水停留在物品表面10-30分鐘。
腸病毒會傳染給大人!照顧生病孩子後記得洗手
因為腸病毒傳染力高,照顧生病孩子的同時也別忘了做些防護,避免自己感染,甚至傳染給其他孩子。
- 孩子發病一星期內,避免至公共場所或上學
- 建議家中有兩個以上孩子,感染者需隔離避免接觸,並戴口罩勤洗手
- 家長處理幼童排泄物(糞便、口或鼻分泌物)後,需要立即洗手
- 被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表面,建議以漂白水消毒
腸病毒停課標準:7-2-7原則
根據疾管署的規定,目前在幼兒園、托嬰中心這些學前教托育機構,如果遇到腸病毒特定疫情的狀況,建議需要停課。
- 該年度有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機構內同一個班在一周內有2名(含)以上學童確診腸病毒感染,該班要停課7天。
- 如果該年度沒有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但機構所在鄉鎮市區為流行疫情區:機構內同一個班在一周內有2名(含)以上學童確診腸病毒感染,該班要停課7天。
- 機構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通報個案,且個案檢出腸病毒D68型,該個案就讀班級要停課7天。
雖然中央有制定腸病毒的停課參考標準,但相關規定仍由各縣市政府實行,停課標準建議以地方縣市政府衛生局公告為準。
腸病毒常見問題
Q2:腸病毒傳染途徑有哪些?
主要會經由以下三種途徑受到感染。
- 糞口感染
主要是食用到受腸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手接觸到環境中的腸病毒,再透過吃東西進入體內。 - 呼吸道感染
透過飛沫、咳嗽或打噴嚏等途徑,感染腸病毒。 - 接觸感染
接觸到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
Q3:腸病毒好發季節?
腸病毒在台灣的流行時間,一般是在3月~10月為主。特別是在3-5月跟9月開學兩個高峰,因此在開學期間,家長要特別留意孩子健康狀況!
Q4:腸病毒潛伏期有多長?
腸病毒的潛伏期大約3-5天,此時感染者雖然還沒有症狀,但就已經有傳染力了。
Q4:腸病毒症狀有哪些?
- 發燒
- 嘔吐
- 喉嚨痛
- 口腔、手、腳出現小水泡
- 腹瀉
- 頭痛
- 皮疹
Q4:腸病毒可以吃什麼?
可以透過三類食物獲取身體所需。
- 質地軟、液體、冰涼的食物
- 蛋白質比例高、營養高的食物
- 多補充水分
腸病毒雖然強勁,但家長也不需要太過擔憂,把握日常清潔、防疫的原則,保護孩子度過這波疫情!
推薦諮詢|小兒科 林哲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