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關節肌肉疼痛去復健的時候,常常第一步都是先電療。剛開始舒緩作用很明顯,但是好像過一陣子又開始痛,是不是要加強電療時間跟強度才有效果? 到底電療的原理是什麼,對復健又有哪些具體幫助,能買儀器在家自己做嗎? 

目錄

電療是什麼

電療除了是癌症的放射性治療俗稱,也是物理治療的一種,利用貼在皮膚上的電擊,將電流導入體內,對神經進行刺激,並且讓肌肉群產生規律的局部收縮。在正確的操作下,電療是止身體疼痛、肌肉痠痛效果明顯且副作用輕微的物理療法。因此在各醫療院所或是居家,都被廣為使用。常見的電療儀電療儀器有下列兩種:

  • 經皮神經電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簡稱TENS),屬於低頻電刺激,頻率範圍主要在1000Hz以下,類似我們常見的低周波治療器,是最常見的貼片式電療儀器。
  • 中頻向量干擾波(Interferential Current,簡稱IFC),屬於中頻率治療,頻率範圍主要在2000Hz至5000Hz,對皮膚的穿透性更好,透過海綿吸杯吸附於患者之疼痛部位周圍,能電到較深層的肌肉。
電療原理

電療還有哪些功效?

有效止痛

長庚醫訊提到,電療的止痛原理是利用門閥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刺激較大的神經纖維去抑制疼痛傳導,降低疼痛傳入時之神經興奮活性,讓痛覺無法傳達到大腦,達到止痛的效果。也有研究指出,電療能促使大腦分泌腦內啡,也能緩解疼痛。

模擬按摩

電流引起的肌肉收縮,有模擬按摩的效果。除了可以放鬆肌肉與軟組織,對於神經受損的患者,電療刺激肌肉收縮,能防止肌肉萎縮、關節沾黏等。

促進循環

電療也能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達到消除水腫、促進組織與骨頭癒合的功效。

低周波跟電療一樣嗎 能不能在家自己做

市售的低週波治療器,其實原理跟TENS電療一樣,只是可能頻率更低,屬於第二等級中等風險醫療器材。民眾如果想要在家自行電療,除了記得上食藥署查詢許可證確保是合法的產品, 衛服部也提醒以下三個使用小要訣:

  1. 必須遵照指示: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指示,將電極片貼到正確的位置。
  2. 強度循序漸進:從最低值逐漸調高到可以接受的痛感強度,刺激強度過高或疼痛感過強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3. 控制治療時間:避免長時間刺激造成周邊肌肉或神經組織的損傷。

有以下狀況時,也應避免自行使用,一定要先諮詢醫師:

  • 體內植入心律節律器或去顫器等類似裝置
  • 身上有接電子醫療設備,如心電圖機
  • 患有心肌梗塞等嚴重的心臟疾病
  • 懷孕初期、新生兒
  • 發燒38℃以上、疼痛到需要急診的程度
  • 剛發生腦中風等腦血管障礙
  • 糖尿病、高血壓
  • 脊椎骨折、扭傷和肌肉拉傷
  • 皮膚有傷口者
  • 身體潮濕、開車或正在操作儀器者
自己做電療注意事項

電療只是輔助 根治疼痛還是要看復健科

電療可以治療我的疼痛嗎?其實只是輔助

電療能止痛,但如果沒有找到病因,反而可能會延誤治療。可以透過PinMed線上預約復健科醫師或診所,讓醫師判斷,是否能痛過電療改善疼痛或幫助復健。不管是改善術後疼痛、關節沾黏、運動傷害,都可能需要搭配藥物治療或是姿勢調整,才能夠治癒。

不是越強越有效

亞洲大學醫訊提到,電療的效果,和「強度、時間」不成正比。若將強度設定太強,可能造成皮膚灼傷。肌肉收縮太用力不僅可能更加痠痛,也會讓神經產生適應性,造成止痛效果有限,並使得周邊肌肉與神經疲乏,建議每次15至20分鐘即可。
物理治療師會多方考量患者治療前後的反應、症狀變化等調整療程,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有效治療痠痛的部位。

電療是很好的物理治療輔助,但不能根治疾病,也有一些使用禁忌。建議還是要先諮詢復健科醫師後,再進行電療比較安全歐!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