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後方、腋下等皮膚皺摺處黑黑一塊,摸起來還很粗,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洗澡沒洗乾淨,不斷清潔仍刷不掉,其實是「黑色棘皮症」在作祟!什麼是黑色棘皮症?有哪些症狀?又該如何治療與預防?
為什麼會有黑色棘皮症?居然與糖尿病有關
黑色棘皮症(英文:acanthosis nigricans)又稱為「黑棘皮症」,是一種皮膚黑色素沉澱的現象,雖然黑色棘皮症不是疾病,卻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前兆之一,不可不慎。
- 第一型糖尿病:好發青少年、兒童,佔糖尿病人口1成或以下,主因免疫系統攻擊胰臟細胞導致。
- 第二型糖尿病:多是九成年期發病,約9成糖尿病患者屬於此類,主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
黑色棘皮症成因
游新.喜恩診所說明,造成黑色棘皮症的常見原因包含以下5種:
- 胰島素阻抗:
這是最常見的病因,正常情況下,當血糖升高,胰島素能幫助穩定血糖濃度,但若過度肥胖,會使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也就是「胰島素阻抗」。
一旦發生胰島素阻抗,體內就會分泌過多胰島素來調節血糖,刺激皮膚增生,造成黑色素沉澱、皮膚角化過度,皮膚因而變黑、變粗。若沒有及時解決胰島素阻抗,很可能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
- 藥物:
某些藥物會影響胰島素分泌或作用,例如避孕藥、皮質類固醇類(corticosteroid)藥物、甲狀腺治療藥物、生長激素等。
- 荷爾蒙分泌異常:
某些荷爾蒙分泌異常的疾病,會導致皮膚細胞不正常生長,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甲狀腺低下、腎上腺功能異常。
- 遺傳因素:
某些遺傳性疾病會導致先天性的黑色棘皮症。
- 癌症(惡性腫瘤):
黑色棘皮症甚至可能是癌症的前兆之一,例如胃癌、胰臟癌、大腸癌等,通常症狀更嚴重,會發生全身性黑色棘皮症,也稱為惡性黑色棘皮症。
黑色棘皮症有哪些症狀?皮膚皺摺處色素沉澱要注意
黑色棘皮症好發部位
黑色棘皮症常發生於皮膚皺褶處,包含:
- 脖子後方(最常見)
- 腋下
- 鼠蹊部
- 膝關節內側
- 肚臍
- 胸部下緣
- 手肘內側
黑色棘皮症症狀
黑色棘皮症在上述好發部位會有以下症狀:
- 外觀看起來色素沉澱
- 皮膚摸起來觸感粗糙像絨毛
- 部分患者還可能產生異味
第二型糖尿病會有哪些風險?腎衰竭、腦中風不可不慎
肥胖定義
小孩或成人都可能會有黑色棘皮症,通常好發於體重過重、肥胖的人,肥胖的定義為何?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肥胖主要可以從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與腰臀比、體脂肪3個指標來定義:
- 身體質量指數(BMI):
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
18歲以上之成人,當BMI≧27.0屬於肥胖。
- 腰圍與腰臀比:
腰臀比=臀圍/腰圍
腰圍: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屬於肥胖。
腰臀比:男性腰臀比超過0.95;女性超過0.85,屬於肥胖。
- 體脂肪:
體脂肪率代表體重有多少百分比是由脂肪所構成,體脂肪需要透過體脂肪計測量。
男性體脂肪率超過25%;女性超過35%,屬於肥胖。
第二型糖尿病併發症
肥胖是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鍵因子,前文提到黑色棘皮症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前兆之一,仁愛醫院指出,第二型糖尿病在初期不一定會有不舒服的症狀,但長期高血糖而沒有控制的話,會有導致以下併發症的風險:
- 腎衰竭
- 腦中風
- 心肌梗塞
- 截肢
- 神經病變
- 視網膜病變
- 性功能障礙
因此若發現自己出現黑色棘皮症等第二型糖尿病的前兆,千萬不可輕忽,應立即就醫。
如何預防治療黑色棘皮症?針對病因下手最有效
黑色棘皮症治療方法
治療黑色棘皮症的重點就是要針對病因改善,如果沒有解決根本病因,仍有機會復發,治療方法包含:
- 如果是體重過重、血糖偏高、胰島素阻抗引發:應採取減重改善,包含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等。
- 如果是藥物引發:停藥、減藥或改藥,特別注意應像醫師諮詢,不可貿然停藥。
- 如果是分泌疾病、癌症引發:治療疾病,黑色棘皮症症狀就會有所改善。
在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若有必要也可向專業皮膚科醫師諮詢,是否有合適的藥物或雷射改善皮膚黑色素沉澱問題。
如何有效控制體重?
「控制體重」是預防黑色棘皮症的重要方法,以下提供7點建議,不讓黑色棘皮症找上門來:
- 三餐定時定量,飲食均衡,可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
- 少喝含糖飲料
- 少吃高熱量、高糖分食物
- 避免長時間久坐,每坐30分鐘,應起身步行5分鐘
- 培養運動習慣,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20分鐘
- 每天至少睡眠6至8小時
- 若有必要可向專業醫師諮詢,建立減重計畫
如果發現自己出現疑似黑色棘皮症的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避免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延誤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