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疫情早於國內,已有許多國外研究提出確診康復後的「長新冠」症狀。目前台灣感染人口越來越高,確診者憂心是否會有腦霧等新冠後遺症。何為腦霧?是否需要再就醫治療?要如何改善?一次解答。

目錄

什麼是腦霧?

根據衛福部桃園醫院的資料,雖然新冠肺炎的致死率降低,但染疫後仍有後遺症的風險。感染新冠肺炎後的長期症狀,又被稱長新冠(Long COVID),而腦霧(brain fog)的症狀就是其中之一。

腦霧指的是認知功能出現障礙,包含思考緩慢、記憶出現問題、難以專注或疲勞等症狀。

關於腦霧是否因為染疫造成,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曾說明,需要六個月以上的評估,才能了解染疫後是否造成中長期認知功能的影響,目前國外調查的結果,多是以短期影響為主。

造成腦霧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BBC》的報導,目前研究者認為會造成腦霧等長新冠的症狀有幾種可能性。

  • 血栓及小血管損傷:因為血栓阻塞血管,供應氧氣及營養以及清除代謝廢物的能力受到影響,導致細胞快速受損,容易產生疲乏感。
  • 免疫系統混亂:最初感染新冠病毒時,引發人體廣泛的免疫反應,這些免疫反應在新冠肺炎痊癒後,持續影響身體,引發併發症。
  • 持續感染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在感染後,持續潛伏在人體各部位,像是腸道、肝臟、大腦等,繼續對人體造成傷害。
  • 新陳代謝受損:目前有一推測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會使人體細胞的發電廠-粒線體,處於休眠的狀態,導致人體產生跟消耗能量的能力異常。

 

其他常見「長新冠」後遺症

根據WHO的資料,除了腦霧之外,常見的新冠後遺症包含:

  • 疲乏
  •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 記憶力、注意力衰退(腦霧)
  • 睡眠問題
  • 持續咳嗽
  • 胸痛
  • 說話出現問題
  • 肌肉痛
  • 喪失味覺或嗅覺
  • 抑鬱、焦慮
  • 發燒

這些長期症狀,可能會造成病患在日常生活出現困難,也可能影響日常活動能力。

新冠後遺症腦霧_長新冠原因

10題腦霧症狀自我檢測,影響生活盡速就醫

腦科學博士暨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著作《健忘失神腦當機,你腦霧了嗎?》中,提供檢測腦霧的自我評估量表。

請閱讀下列描述,選出最符合自己狀況的選項。總分數為0~30分,分數越高表示腦霧越嚴重,得分超過5分時,要留意你可能已經出現腦霧的現象

0:幾乎沒有、1:有時候、2:經常、3:總是。

  1. 平時拿手熟練的事,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完成,還不見得做的好。
  2. 覺得靜不下來或煩躁不安,無法集中精神做該做的事。
  3. 別人交代的事,轉頭就忘,或是,有件事要告訴某人,可是一看見他,就全忘了。
  4. 常常找不到經常需要使用的東西(手機、錢包、鑰匙…)。
  5. 和別人溝通時,無法精準表達意思,搞不清楚自己想說些什麼,也無法順利理解他人的意思。
  6. 生活或工作上,需要動腦思考時,想不出好點子,思緒緩慢、混沌,要做決定時,覺得困難。
  7. 覺得身體疲勞,怎麼睡都睡不飽,頭腦暈暈重重,很不清爽。
  8. 日常生活變得提不起勁,興致缺缺,要打起精神做該做的事,感覺很辛苦。
  9. 覺得身體不舒服,包含任何一項:頭痛、頭暈、視力模糊、耳鳴、腦鳴、頭脹,或頭重腳輕。
  10. 因為上述所提到的問題,已經造成您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中,或和他人相處時的困擾。

若康復後,仍有腦霧的症狀是否該看醫生?一般來說,在康復過程中,身體尚未恢復到原先的健康狀態,是正常的現象。康復後1~2週可先作為觀察期,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若新冠後遺症持續影響正常生活,可依照症狀找尋相應的門診就醫。

改善腦霧,可多刺激大腦認知

腦霧並非新冠後遺症專利,可能造成或加重腦霧症狀的原因包含:

  • 飲食不均
  • 慢性食物過敏
  • 荷爾蒙變化
  • 重金屬中毒
  • 壓力過大
  • 腸胃道失衡

因此,想要改善腦霧,可以先從避免腦神經傷害更重,或改善其他可能引發腦霧的原因著手,包含以下幾個方法。

  1. 充足睡眠
  2. 規律運動
  3. 補充足夠水分
  4. 地中海式飲食(多吃蔬果、堅果、豆類、全穀類、橄欖油等)
  5. 避免吸菸、喝酒
  6. 冥想
  7. 多參與社交活動
  8. 從事有助認知刺激的活動
新冠後遺症腦霧_改善腦霧

國外疫情發展早,已對「長新冠」著手進行研究,目前國內疫情正發展中,恰好可以向國外借鏡。如果在新冠肺炎痊癒後,仍有感覺身體不適,建議給自己一段時間觀察,畢竟大病初癒總需要一點時間給身體恢復精神。若長時間下來,身體的狀況仍沒有改善,建議再諮詢醫師協助,獲得妥善的治療。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