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太隨著年紀漸長,臉上小顆粒越來越多,眼周、臉頰、額頭及T字部位都有,型態都不太一樣。相信你跟李太太一樣,查了資料看到各種息肉、皮膚瘤的名稱,搞都搞不清楚。今天就幫大家一次整理,長在臉上的各種小顆粒,可能是什麼!
眼周長小顆粒是什麼?原來沒有脂肪粒這種東西!
長在眼周的小顆粒,不少被美容業者宣稱這是保養品太滋潤導致的「脂肪粒」。然而,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醫學上並沒有這樣的名詞,原因也並非只能作用於角質層或淺層真皮層的保養品所致。
眼周的小顆粒,大多是下面幾種狀況
粟粒腫
很多人會把粟粒腫誤認為是粉刺,但實際上是由於皮脂腺油脂和角質代謝不良導致的。目前已知是跟體質、過度摩擦、傷口癒合有關,而且會發生在各年齡、性別身上,在新生兒也很常見。粟粒腫的外觀,看起來是一顆顆白色的顆粒,在皮膚表面形成凸起。
汗管瘤
又被稱作丘疹,是有點透明,或是膚色、粉紅色的顆粒。特別容易出現在下眼瞼,但整個眼周也都有機會長出汗管瘤。汗管瘤是汗管組織增生導致,受到體質影響很大,通常號發於青春期後的女性。而汗管瘤即便去除了,還是可能會再生長。
眼瞼黃斑瘤(黃色瘤)
長在眼皮、眼瞼、眼角內側處的黃色斑塊,主要是由於脂肪沉積在淺層的真皮層導致的,而且有可能隨著時間越變越大,好發在四、五十歲的中年女性身上。目前對黃斑瘤的成因還沒有很確切的答案,但是被認為有可能與高血脂相關,為了避免心血管疾病,建議定期追蹤血脂,並且控管飲食。
T字部位小顆粒,多半脂肪分泌、角質代謝有關
長在額頭、鼻字等T字部位的臉上小顆粒,和皮脂腺分泌以及角質代謝有很大的相關。讓我們來看看長在這些地方的小顆粒會是什麼?
皮脂腺增生
如果臉上小顆粒,呈現的是黃白色凸起,中間稍微凹陷的樣子,那就有可能是皮脂腺過度增生所致。皮質腺增生是一種老化現象,由於皮脂腺細胞變大,導致皮脂腺增厚凸起。皮脂腺增生跟體質有關,而且年紀越大越明顯,通常在中年後發生,而男性發生機率又比女性更高。
粉刺
就如同之前介紹粉刺的文章所說的,粉刺是由於皮脂腺分泌太旺盛,加上角質層代謝異常,因而導致毛孔沒辦法順利排出皮脂和角質而被塞住,再加上毛孔堆積太多代謝物,導致變得粗大,就形成粉刺。粉刺又可以分成「開放性粉刺」及「閉鎖性粉刺」兩種,外觀上的差異來自粉刺處有沒有開口。有開孔的開放性粉刺會呈現周圍凸起,中心稍微凹陷的顆粒。而閉鎖性粉刺則會呈現一個小顆粒,是青春痘的元兇。
小顆粒長滿臉,最有可能是這三種
而有些臉部的小顆粒,可能長在臉部任何地方,讓我們來了解有哪些狀況。
扁平疣
扁皮疣是受到第2、3、10型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感染導致的,是一種病毒疣。當病毒入侵到皮膚表面的傷口,就會感染形成一塊塊丘疹或斑塊。通常好發於臉部跟手腳,表面看起來微微發亮,呈現膚色或咖啡色,摸起來是扁平的顆粒。扁平疣可能隨著接觸或抓癢而擴散,有時候會是群聚的,有時候是呈現線狀的分布。
黑色丘疹皮膚病
是一種良性的皮膚腫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黑色丘疹皮膚病,會呈現咖啡色或黑色乾燥、粗糙的凸起小顆粒。發生原因主要是跟體質、紫外線有關。
皮膚息肉
因為纖維組織增生,產生的良性小腫瘤,就是皮膚息肉。會長出皮膚息肉,主要是老化和遺傳造成的,但同時也會受到賀爾蒙、摩擦影響。所以懷孕、化妝、揉眼睛都有可能造成皮膚息肉的增生。
臉上長小顆粒怎麼辦?常見作法為雷射、電燒或切除
除了扁平疣會傳染以外,臉上的小顆粒,多半是良性的,對於健康沒有太大的危害,但因為影響外觀,因此不少人還是會選擇積極治療來消除。
除了粉刺多半是以外用酸類藥物(像是杜鵑花酸、A酸等)減緩,大部分的臉上小顆粒都可以下面三種方式處理:
- 汽化(磨皮)雷射
指的是二氧化碳雷射或鉺雅鉻雷射。以雷射讓細胞水分子產生熱能,瞬間汽化組織。 - 高頻電燒
利用電燒直接燒掉組織,優點是止血快,缺點是皮膚容易反黑。 - 手術切除
如果息肉的體積較大,則會需要以手術的方式來切除,但一般來說,大部分傷口不需要縫線。
而針對扁平疣及黑色丘疹皮膚病,另外也可選擇液態氮冷凍治療。
- 液態氮冷凍治療
利用零下196度的液態氮,破壞皮膚病灶、形成水泡,讓表層組織壞死脫落。
臉上長小顆粒有多種可能性,透過PinMed線上預約皮膚科醫師或診所,讓醫師判斷什麼治療方式最能滿足你的需求!
原來臉上小顆粒還分成這麼多種。想要知道如何治療,一定要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協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