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是我國常見的性傳染病之一,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治療上也需要有所變化。淋病確診有哪三項檢驗方式?雙療法是什麼?後遺症有哪些?都交由本篇文章為你解答。
什麼是淋病?
淋病,也稱作淋菌性尿道炎,是透過淋病雙球菌傳染的疾病,潛伏期約為2至7天,甚至更久。一般來說,男性遭受到感染後會有較明顯的症狀,例如:尿道化膿、排尿有灼熱感等,女性受到感染後的症狀較不明顯,因此也容易忽視,造成後續更嚴重的感染。
延伸閱讀|疫情間淋病人數大增!小便疼痛、流膿症狀別拖 抗生素治療唯一解
依據我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的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淋病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經由醫師診治後,會由醫療院所於一週內向各縣市衛生局通報,必要時,可以在指定的隔離機構進行隔離治療。
淋病診斷三大方式
發生疑似的症狀後,除了醫師的診斷外,也需要借助實驗室的協助,才能精確的判斷是否罹患淋病。根據社團法人台灣醫事檢驗學的資料,整理出三種常見用來檢驗淋病的方式,幫助大家更進一步的認識淋病。
塗片檢驗
是最直接和快速的方式,施作方式是從男性的尿道或是女性的陰道內取樣本,放置於顯微鏡下觀察,若在白血球細胞內有發現淋病雙球菌的蹤跡,就代表確診了淋病。在急性期時,淋病雙球菌大多會在白血球內出現,慢性期時,則大多會在白血球外出現,因此塗片檢驗的方式較適用於急性期的檢驗,對於慢性期和女性淋病的檢驗檢出率則較低。
細菌培養
將採檢者的分泌物或尿液置放於適合生長的環境中,培養24至48小時,並觀察是否有淋病雙球菌的生長,但因為淋病雙球菌溫度的變化影響大,採檢後需要馬上進行培養,這個方法和其他兩者相比,較為繁瑣和費工。
DNA檢驗
檢測檢體中是否有淋病雙球菌的DNA存在,最大的特色是可以無論雙球菌的死活,只要有少量的淋病雙球菌存在,都可以檢驗出來,適用於症狀較輕微,或是病人治癒後的追蹤。缺點是無法分辨病原菌的存活狀況,且需要的設備門檻與人員要求較高。
大多數感染淋病的患者,容易因為顧慮觀感不願意前往醫院就診,反而是自行到藥房買藥,短期來看症狀能獲得緩解,對於疾病本身卻不容易根治,留下病根後會產生更多嚴重的問題,應該在感染後儘速到醫院接受治療,並且檢視相關的接觸史,才是正確的應變之道。
淋病治療方式 新式雙療法效果好
淋病在感染後,可以透過抗生素治療痊癒,最初會使用盤尼西林,進行淋病的治療,分為口服和注射兩種方式,但隨著染病人數的增加,病原菌抗藥性的提高,抗生素的效果已經大打折扣了。目前較為新穎的方式是使用雙療法,同時使用兩種抗生素進行治療,包含阿奇黴素和頭孢三嗪。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仰賴醫師的專業判斷,不建議自行到藥房購買成藥,以避免後續的問題,例如:抗藥性的產生、誤用藥品等。
淋病治癒了還沒完 後遺症一次看
淋病雖然可以治癒,但有部分的人仍會有後遺症的產生,下面將為大家介紹幾種可能產生的後遺症:
復發性尿道炎
一般尿道炎好發於女性,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導致,若一年內發病超過三次,或半年內發病超過兩次,則屬於復發性尿道炎。
尿道狹窄
尿道的部分組織,因為外傷或發炎等情形,導致組織出現纖維化的狀況,使原先的尿道變狹窄,影響到排尿。
副睪丸炎
大多由泌尿道感染所引起,細菌沿著輸精管或是血管抵達副睪,造成發炎的狀況,會有紅腫疼痛、排尿不順等症狀,甚至引起發燒的反應。
女性骨盆腔炎
通常由病原菌侵入骨盆所引起,常見的症狀為持續性下腹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等,嚴重時會併發腸胃道和尿道的問題。
有疑似的症狀,要接受專業醫療的協助,不要貿然購買成藥,才是正確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