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大吃大喝後,打開健檢報告才發現不少紅字,如果發現血脂肪過高該怎麼辦?隨著飲食逐漸走向精緻,高血脂問題有年輕化的趨勢,若是不以為意,很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今天就一起來了解血脂肪過高的相關知識。

目錄

血脂多少才算高?血脂標準一次看懂

「血脂」顧名思義指的是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含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其中膽固醇又可粗分成高密度脂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膽固醇。

當血脂標準超過標準值,也就是總膽固醇>200mg/dl、高密度脂膽固醇<40mg/dl、低密度脂膽固醇>130mg/dl,或三酸甘油酯>150mg/dl時,就可稱為高血脂或血脂異常。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18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約為25.6%,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合稱為「三高」,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的主要危險因子。

延伸閱讀|高血壓飲食寶典就看這了!6大類食物怎麼吃?

血脂肪過高怎麼辦?標準血脂

為什麼會造成高血脂?先天、後天成因大不同

1.先天原因

有些人是因先天的遺傳基因問題造成高血脂,例如遺傳疾病「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H)」是由於基因變異,導致患者無法正常代謝膽固醇,使體內的低密度脂膽固醇濃度變高,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指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人數比例介於1/200人至1/500人,不過只有非常少部分患者有接受診斷。

 

2.後天原因

造成高血脂的後天原因主要有以下8種:

  1. 飲食攝取過量脂肪或膽固醇。
  2. 酒精攝取過量。
  3. 疾病引起之併發症,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
  4. 藥物引起,例如長期使用類固醇、口服避孕藥、 利尿劑等藥劑。
  5. 腎臟功能異常。
  6. 肝臟功能異常。
  7. 缺乏運動。
  8. 神經性厭食。

高血脂症狀有哪些?「乳糜血」警訊別忽略

大部分的高血脂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就算有症狀也通常是頭暈、心悸、胸悶、易累等,很容易與其他疾病的臨床症狀混淆,因此時常會被忽略,延誤到就醫時間。

嚴重的高血脂患者可能會出現「乳糜血」的症狀,也就是血漿呈現白色、混濁樣,這是由於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超標、或是脂類代謝異常。

血脂正常者在吃飽飯後,也可能因為血液中的油脂量突然增加而產生乳糜血,不過一般在2小時候即會恢復正常血液樣態,若乳糜血症狀持續太久,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診斷。

 

血脂過高會怎樣?

高血脂會讓多餘的脂肪長期囤積在血管內壁,久而久之會加劇動脈硬化,使血管變窄、堵塞,若發生在腦部,可能導致腦中風;發生在心臟,可能會心肌梗塞;發生在腎臟,則可能引發慢性腎臟病,對於各種器官都有所危害,不可不慎。

如何預防高血脂?從「生活習慣」著手最重要

如果想要預防高血脂,應該要怎麼做?其實從日常生活習慣即可著手,以下提供血脂過高飲食、運動、體重控制、戒菸、藥物控制、定期檢查等6大層面的建議:

1.飲食均衡

  • 避免油炸、油膩的食物,食物烹調方式多選用清蒸、水煮。
  • 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內臟類、帶殼海鮮類。
  • 宜多食用高纖維含量的食物,例如蔬菜、全穀類、未經加工之豆類。

2.適度運動

  • 一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3.控制體重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8歲(含)以上的成人BMI範圍應在18.5至24間,若超過24則為體重過重,超過27屬於肥胖。

4.戒菸

  • 香菸中的尼古丁可能會促使動脈硬化,所以若想預防高血脂可從戒菸開始。

5.藥物控制

  • 若醫師有開立降血脂藥物,應按時服用並勿任意停藥,且若要服用降血脂藥物,最好須經臨床醫師評估。

6.定期檢查

  • 高血脂症狀不易被發現,且患者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故建議每年定期檢查,才能及時發現病狀。
血脂肪過高怎麼辦?六大預防技巧

高血脂雖然在初期可能不會有症狀,但長期卻會對健康產生極大危害!因此我們都要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與作息,防止高血脂找上門~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