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上經常性出現不同大小的紫色斑塊,本以為是撞到瘀青,想不到是紫斑症。紫斑症分為兩種,分別是免疫性血小板異常型紫斑症和過敏性紫斑症,兩者有什麼症狀?成因有何不同?要看哪一科?有哪些食物不能吃?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什麼是紫斑症?快速分辨免疫性與過敏性症狀的不同!
認識紫斑症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資訊,所謂的「紫斑」是一種皮下出血所造成的紫紅色斑點,大小通常介於 0.3-1cm,在日常中相當常見,臨床些亦很容易就會被忽略,在施予壓力時紫斑也不會因此而變白。在分類上紫斑症主要分為免疫性血小板異常型紫斑症和過敏性紫斑症兩種,在症狀、成因、診斷和治療邊法都有差異。
免疫性血小板異常型紫斑症症狀
台大醫院表示,免疫性血小板異常型紫斑症又稱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紫斑症會使患者容易出血,出血症狀如下:
- 皮膚容易出現塊狀瘀傷
- 流鼻血
- 口腔黏膜或牙肉容易出血
- 大小便帶血或呈啡黑色
- 月經流量大幅增加
- 情況嚴重會出現腦出血
過敏性紫斑症症狀
過敏性紫斑症(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是兒童中最常見的系統性小型血管炎,臨床表現可能在數天到數週內發展,症狀表現多元,以下是過敏性紫斑症常見表現:
- 身體容易出現瘀青
- 關節炎
- 腹痛
- 腎炎
紫斑症成因帶哪些?兒童、成人、老年人都有機會患上!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成因
根據台中榮民總醫院的說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與自體免疫性疾病有關,也有可能與感染相關,主要因血小板減少而導致出血性疾病。使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有:
- 抗凝血藥物
- 自體免疫疾病
- 病毒感染(如德國麻疹、腮腺炎或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等)
- 影響骨髓內血小板製造疾病(如貧血、先天性無巨核細胞性血小板缺乏症、白血病等)
過敏性紫斑症成因
根據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的資訊,過敏性紫斑症其實不是由過敏原引起的過敏。主要是因人體受到特定的病原菌,產生抗體,這些抗體會攻擊自身組織,造成免疫複合物堆積,引起全身性血管炎,導致身體容易出現瘀青、關節炎、腹痛等症狀。有可能造成過敏性紫斑症的常見原因有:
感染
- β溶血性鏈球菌
- 水痘病毒
- 黴漿菌
藥物
- 抗生素
- 陣痛解熱藥物
紫斑症好發族群
免疫性血小板異常型紫斑症:
- 兒童
- 青少年
- 50歲左右的成年人
- 年輕女性(是男性的2至3倍)
過敏性紫斑症:
- 5~10歲小童
- 男生得病的機率比女生略高
紫斑症要看哪一科?治療方法有哪些?
紫斑症看哪一科?
若皮膚上突然出現紫斑、瘀青,可能是紫斑症的警示,建議儘快到血液科、風濕科或皮膚科,尋求專業醫師進行詳細診斷。
紫斑症如何診斷?
紫斑症的診斷方法主要依循血液科及皮膚科兩大方向,以下是常見的紫斑症診斷方法:
- 臨床症狀觀察
- 病史詢問
- 抽血檢查
- 皮膚活檢
- 肝臟超音波
- 血管攝影
- 骨髓檢查
紫斑症治療方法:
不同種類的紫斑症治療方法有所不同,免疫性血小板異常型紫斑症(ITP)的治療方法如下:
- 皮質類固醇療法:
能抑制免疫系統,治少自身抗體的生成,並減少血小板被這些抗體的依附
- 脾臟切除:
切除脾臟能增加血小板數量
- 其他免疫抑制劑:
如硫唑嘌呤(azathoiprine)、環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環孢素(cyclosporine)、療得高(danazol) 等,能抑制整個免疫系統,但治療ITP的效果僅一般
- 血小板生成素模仿劑
血小板生成素模仿劑是一種嶄新的藥物一能有效增加骨體內骨髓巨核細胞的數目
-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
以靜脈滴注形式注入體內,治療維持五天,能增加血小板的數量
- 類固醇脈衝療法
大劑量的甲基強的松龍(methylprednisolone)以靜脈滴注形式注入體內
- 血小板輸血
輪注的血小板壽命很短,所以血小板數量只能稍微增加
過敏性紫斑症(HSP)治療方法,主要是採支持性護理,包括充分的液體補充,休息和緩解疼痛症狀,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紫斑症不能吃什麼?日常護理有助控制病情!
紫斑症飲食守則
根據致理科技大學的資訊,紫斑症患者應該避免食用過於堅硬的食物(例如堅果類、核桃、腰果等),以免造成口腔黏膜齒齦出血,亦需避免過熱的飲食。
紫斑症運動守則
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在運動期間跌倒撞傷,可以考慮在家做緩和的拉筋伸展運動,例如雙側聳肩,有助於肩關節復健,或是使用彈力帶、毛巾置於腳踝處,進行拉筋訓練。
紫斑症日常照顧
- 避免受傷出血
- 避免侵入性治療
- 使用軟毛牙刷防止出血
- 每天檢查身上是否有新的紫斑或出血徵兆
- 定期門診追蹤並監測血小板值
紫斑症症狀很容易被忽略掉,因此若身上無緣故出現瘀青或其他出血症狀,就不能掉以輕心,應盡快尋求醫師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