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屏除「吃喝」等基本生理需求,「玩樂」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小孩常透過遊戲來達到玩樂的滿足,也會從遊玩中學習許多事。而家長在互動陪玩的過程中,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什麼事做了可能不太好?為了孩子好,這些NG行為請不要再做啦!
陪玩NG行為1、限制孩子遊戲方式
當孩子在遊戲時,家長在旁限制他們玩遊戲的方式,例如一定要坐在這裡玩,可能會讓孩子的動作發展陷入停滯,也可能影響長大後的社交能力。此外,一再限制孩子的行為和舉動,性格發展上容易讓孩子變得退縮、沒有自信,間接影響未來人際關係。
陪玩NG行為2、要求孩子用正確玩法,不能有自己的作法
孩子的角度與大人不同,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相同,當父母以大人的角度去指導孩子該怎麼玩,這樣玩有危險或東西會壞掉,殊不知這樣自認為正確的這種做法,其實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間接讓孩子失去探索新事物的動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方面媽咪編建議大家在給孩子挑選禮物時可以選擇「開放式玩具」,讓孩子在過程中自己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玩法!
陪玩NG行為3、因孩子發脾氣、鬧彆扭而教訓、斥責
玩樂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發脾氣、鬧彆扭、受挫折的狀況,但這些都是1至3歲左右孩子的情緒抒發,父母更應以耐心、關懷與教導的正確方式來處理。大人如果情緒無法發洩,壓抑的結果就是憂鬱等心理疾病,甚至衍生社會問題,何況是處在似懂非懂年紀的小孩。讓孩子適當的抒發心情、表達情緒,對孩子來說也會更願意跟爸媽訴說並溝通心理真實的感受喔!
陪玩NG行為4、強迫孩子玩樂,滿足大人心裡
遊戲是出於好奇、新鮮、有趣,打從心裡甘願去做,當有親友到訪時,雖然父母要孩子表現給大家看無可厚非,但如果孩子當下不想,抗拒或反彈,硬強迫孩子只會讓他們對這件事產生恐懼、排斥,衍生厭惡或心理產生不滿。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想要與親戚長輩分享才是最好的方式,更是能夠培養出來子自信的時機喔!
陪玩NG行為5、心不在焉,無視或忽略
父母專心與孩子陪玩是親子最好的互動,很多研究也證明良好的親子互動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助益。正確的陪玩應該是有耐心、有傾聽、有互動,而不是敷衍、無視或自顧看手機而缺少關注孩子的時間。
各位爸爸媽媽,孩子在學習長大,我們也要學習成為更好的父母!在陪伴孩子長大的同時也別忘了注意一些小細節,才能讓孩子邊玩邊成長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