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在台灣擁有很高的盛行率,可能透過細菌、病毒或是飲食習慣導致,大部分僅能以症狀治療為主,腸胃炎有哪些症狀?病程中可以吃什麼?飲食又該如何調整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腸胃炎不是吃壞肚子!飲食習慣差也會導致
腸胃炎泛指腸胃道系統的發炎,包括胃、小腸和大腸,主要會產生噁心、嘔吐、腹部的不適,依照成因又可分為感染型和非感染型,兩者皆會引起腸胃道的發炎反應。
非感染型腸胃炎主要和飲食習慣有關,例如:過量飲酒、暴飲暴食、飲食過於重口味等,特別是本身腸胃較為敏感的人,逢年過節容易大吃大喝,就破功了。
感染型又可分成病毒和細菌兩類,兩者的傳染方式和症狀幾乎相同,但細菌型的症狀以腹瀉為主。
腸胃炎如何傳染?病毒型細菌型差在哪
根據疾病成因的不同,可以分成感染型和非感染型兩類,下方山豆幫大家做了整理,一起來看看吧:
感染型:
- 病毒型
主要途徑是糞口傳染,一年四季皆為盛行期,例如:接觸受感染的飲用水或食物,與病人有密切的接觸、吸入含病毒的飛沫等。以輪狀病毒和諾羅病毒最為常見,潛伏期通常為1~3天,會產生水瀉和嘔吐的症狀,可能伴隨發燒、痙攣和肌肉痠痛,感染的病程取決於自身的免疫力強度。
- 細菌型
可由細菌或寄生蟲引起,盛行於夏季,例如: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一般由不乾淨的食物傳播,症狀上以腹瀉為主,潛伏期較短,通常一天內就會發作。
非感染型:
與飲食習慣有關,過於刺激辛辣的食物、暴飲暴食、藥物的影響,都會造成腸胃道的發炎。
腸胃炎治療 七大症狀應儘速就醫
針對腸胃炎的治療,目前多採用支持性療法,適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避免脫水過度而有生命危險,若症狀較為輕微,則不需要完全禁食,若是症狀嚴重無法正常進食,則需要空腹且搭配點滴的使用。
支持性療法的內容包括退燒止痛、止瀉和止吐、緩解腸胃不適等。抗生素治療用於細菌型腸胃炎,用於病毒型感染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有副作用的產生,導致菌落生態的改變,影響到排菌的時間。
要特別注意的是,腸胃炎上吐下瀉的反應,是身體為了排除體內有害物的自然反應,若不當服用止吐或止瀉藥,會導致有害物囤積在體內,造成反效果。
腸胃炎可以吃喝什麼?其實可以吃蛋
容易消化的澱粉類為主,例如稀飯、吐司、饅頭,避免高糖和高油脂的食物,避免含有山梨醇(植物甜味劑)的水果,例如:蘋果、棗子、梨子等。
至於許多人會疑問「可不可以吃蛋?」,其實只要是全熟且適量,補充蛋白質是可以幫助腸胃修復。另外適量的補充電解水、等滲透壓運動飲料也可以緩解。
腸胃炎七大症狀速就醫
一般來說,輕微的腸胃炎是不需要就醫的,透過調整飲食和補充水分電解質即可痊癒。若是出現下列症狀,則應盡快就醫,以免病情更加惡化,甚至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 持續嘔吐影響到進食
- 一天內腹瀉次數大於六次
- 高燒持續(二至三天)
- 強烈腹痛
- 血便或膿便
- 意識不清或嗜睡
- 有嚴重脫水的情形(呼吸心跳加速、口乾舌燥)
預防腸胃炎 食物避免室溫保存
腸胃炎的傳染途徑主要透過糞口傳染和接觸傳染,因此只要做好個人的清潔,注意食物的保存及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就可以避免腸胃炎的侵害,下方整理了幾個項目,大家可以筆記起來,有未達成的就改進,已經達成的繼續維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進食和如廁前後皆需洗手
在日常生活中,手是最常到處觸摸的部位,容易累積各式各樣的細菌或病毒,如果未經清洗,就飲食的話,容易病從口入。
- 食物烹煮前經過適當的清潔
雖說高溫能殺菌,但在烹煮前先經過適當的清潔,能將細菌做初步的清除,多一層保障。
- 避免選擇難消化的食物
例如:油膩的食品、氣泡飲料等,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腸道內的食物無法及時排空,久了會對腸道造成負擔,增加發炎的風險。
- 食用海鮮類食品時務必煮熟
海鮮類食物中容易有水中菌類,例如:腸炎弧菌、諾羅病毒,若不慎食入不新鮮、含有菌類的海鮮,會造成感染型的腸胃炎。
- 注意食物保存,未食用完畢放入冰箱
食物在室溫下容易茲生細菌,有專家指出,在室溫下,約莫半小時後,食物上就會開始滋生細菌,若超過兩小時則不建議食用,以免細菌感染。
同文章所述,造成腸胃炎的原因有很多,現在可以透過PinMed線上預約進一步檢查,及早就醫治療。
感染腸胃炎的傷害可大可小,平時還是要注意個人衛生,才不會帶來額外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