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玻尿酸,卻怕整成塑膠臉,或淚溝、眼袋凸一塊,皮膚不平整變成毛毛蟲?聽說萬一注射失敗,還可能導致失明?關於玻尿酸常見的副作用,以及應對的方式全告訴你!

目錄

什麼是玻尿酸?讓臉膨起來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亞東醫院醫學美容中心說明,玻尿酸又稱為透明質酸(英文是 Hyaluronic acid),是一種直鏈狀的高分子多醣體,大量存在於人體的結締組織及真皮層中,包含皮膚、關節、眼睛等地方都可以見到它的蹤影,外型呈透明膠狀,具有高度黏彈性、保水性與潤滑作用。玻尿酸就像海綿一樣,能夠吸收大量水分,分子的玻尿酸大約能攜帶500~1000倍重量的水分,這也是皮膚可以保濕、澎潤的秘密。但隨著年齡增長,玻尿酸會逐漸減少,造成皮膚彈性下降。

盤點7種玻尿酸的副作用、併發症!凸一塊、毛毛蟲、甚至失明都有可能?

一般來說玻尿酸十分安全,但任何醫療操作都存在相應風險。讓我們來看看施打玻尿酸後,可能出現的7種副作用或併發症把吧!

  1. 出現結節、隆起

當注射過多玻尿酸,或注射層次過淺時,可能會在皮膚表面出現隆起或一粒粒的結節。較常發生在皮膚薄的區域,例如眼周、淚溝等。常聽到的「打完凸一塊」或是「淚溝變成毛毛蟲」就是這個原因。長期運動擠壓也可能造成結節或隆起,常見於嘴唇、法令紋等頻繁活動處。

玻尿酸注射失敗怎麼辦?帶你了解玻尿酸副作用、後遺症、失敗圖片

可以看到人中附近出現突起的結節。

圖源:Brackenbury, J. (2014). Managing dermal filler complications part 2: nodules and granulomas. Journal of Aesthetic Nursing, 3(7), 331–335.

2. 玻尿酸位置跑掉

由於局部頻繁運動,導致玻尿酸隨著時間「跑偏」,在不希望出現的地方堆積隆起。常見於法令紋、嘴唇、咀嚼肌等需要不停運動的區域。以法令紋為例,可能因為不停變換表情、大笑等,讓玻尿酸向上跑,導致法令紋看起來更深。

一般來說,玻尿酸分子越小、注射部位越疏鬆,跑偏的風險會較高;大分子玻尿酸、或注射在真皮內的玻尿酸,跑偏的風險稍微低一些。

 

3. 產生「丁達爾效應」

丁達爾效應是指「光線穿過膠體時,膠體出現光線軌跡」的物理現象。由於玻尿酸正是一種膠體,當光線穿過時,原本透明的玻尿酸,可能出現微微的淡藍色,影響美觀。常見於皮膚薄的區域,例如眼下、淚溝等。

 

4. 感染

施打時沒有遵守無菌操作,或術後護理不當,都有可能造成病原菌入侵,在注射後3~5天出現面部紅、腫、熱、痛等症狀。嚴重時,可能留下疤痕,甚至出現功能損害。

玻尿酸注射失敗怎麼辦?帶你了解玻尿酸副作用、後遺症、失敗圖片

鼻尖出現皮膚壞死。

圖源:GRUNEBAUM, L. D., ALLEMANN, I. B., DAYAN, S., MANDY, S., & BAUMANN, L. (2009). The Risk of Alar Necrosis Associated with Dermal Filler Injection. Dermatologic Surgery, 35, 1635–1640.

5. 過敏

出現局部紅腫、紅疹等過敏反應。由於玻尿酸本身不易過敏、與人體相容性好,注射後出現過敏的情況相對較少。

 

6. 肉芽腫

肉芽腫是過敏反應的一種,但和前述的急性過敏不同,肉芽腫是免疫細胞對異物的排斥反應。表現為數月至數年後,注射部位出現硬塊、結節,可能伴隨發炎或色素沈著。網路上許多「打完出現小硬塊」的新聞,多為注射後出現肉芽腫。

 

7. 血管栓塞

是嚴重的一種併發症。原因為注射玻尿酸時,誤將玻尿酸注射進血管內,或玻尿酸壓迫血管,導致血管堵塞,出現皮膚損傷、壞死。表現為疼痛、皮膚顏色改變、進而發炎、壞死發黑。如果誤注射進眼部動脈,可能導致眼睛疼痛、無法活動、視力下降(暫時失明或永久失明);誤注射入通往大腦的動脈內,可能導致腦中風。

一般來說,醫生會知道哪裡有血管通過,避開血管部位注射;注射時也會回抽針頭、檢查是否誤進血管,故血管栓塞的發生率極低。

玻尿酸打壞了怎麼辦?有沒有降解和預防的方法?

除了嚴重的栓塞、感染等,一般來說,玻尿酸打壞了是有補救措施的。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1. 出現結節、隆起

醫生可能會嘗試透過熱敷、按摩等使玻尿酸分佈均勻。若上述方法無效,則會注射玻尿酸降解酶(透明質酸酶),降解多餘的玻尿酸。然而,避免出現結節,最主要還是醫生——在注射時選擇合適的針頭、精準控制注射劑量和位置,能最大程度避免結節和隆起的發生。

 

2. 玻尿酸位移

解決玻尿酸位移的方法,同樣是注射玻尿酸降解酶。注射後切記不要自己按摩,避免組織內的玻尿酸變形;若注射至較容易活動的部位(如法令紋、口唇)時,也注意不要一直大笑、大口咀嚼,避免玻尿酸移位。

 

3. 產生「丁達爾效應」

同樣注射玻尿酸降解酶,去除玻尿酸。醫生應避免在皮膚淺層過量注射,或改用質地為白色的熊貓針,避免產生丁達爾效應。

 

4. 感染

局部、針對性使用抗感染藥物治療。如為細菌感染,則會使用抗生素藥膏,嚴重時口服抗生素;若出現膿腫,可能需要進行切開引流。這時,千萬不可以注射玻尿酸降解酶,以免感染擴散。

 

5. 過敏

輕微的過敏可自行緩解,或口服抗組織胺。如果過敏症狀仍然持續,可能會增加抗組織胺用量,或加用口服類固醇抗過敏。

 

6. 肉芽腫

若發生了肉芽腫,會注射或口服類固醇,嚴重或反覆發生的肉芽腫,會進行手術切除

 

7. 血管栓塞

迅速注射降解酶,並搭配熱敷,快速緩解血管堵塞。如出現感染症狀,則同時搭配抗生素治療。

選擇專業、有資質的診所,並在術後遵照醫囑,認真進行傷口保養,能最大程度避免副作用和併發症產生!

—山豆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Twitter
分享在 telegram
Telegram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